天安字典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时间: 2025-05-13 02:11:34

诗句

一半淮江半浙江,怒潮日夜自相撞。

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2:11:34

原文展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汪元量 〔宋代〕

一半淮江半浙江,怒潮日夜自相撞。 扬州昨夜军书至,说道淮安未肯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淮江与浙江交汇处的壮阔景象,以及战事紧张的氛围。诗中提到,淮江与浙江各占一半,汹涌的潮水日夜相互撞击。昨夜从扬州传来的军书提到,淮安地区尚未投降。

注释:

  • 淮江:指淮河。
  • 浙江:指钱塘江。
  • 怒潮:形容潮水汹涌澎湃。
  • 军书:军事文书,指战报或军令。
  • 淮安:地名,位于今江苏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末期诗人。他以诗名世,其诗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战事频繁。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南宋末年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通过描绘淮江与浙江的壮阔景象,隐喻国家的动荡不安。同时,通过提及扬州的军书,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和未解的局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淮江与浙江交汇处的壮阔景象,以及战事紧张的氛围。首句“一半淮江半浙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大水系的交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怒潮日夜自相撞”,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潮水以生命力,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汹涌澎湃。后两句通过提及扬州的军书,将自然景象与战事情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透露出时代的忧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半淮江半浙江”: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淮江与浙江两大水系的交汇,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2. “怒潮日夜自相撞”: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潮水以生命力,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汹涌澎湃。
  3. “扬州昨夜军书至”:通过提及扬州的军书,将自然景象与战事情景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4. “说道淮安未肯降”:直接点明战事的紧张和未解的局势,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首句通过对比淮江与浙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拟人:次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潮水以生命力,形象地表现了潮水的汹涌澎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战事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代动荡的忧虑。

意象分析:

  • 淮江与浙江:象征国家的两大水系,交汇处形成壮阔景象。
  • 怒潮:象征国家的动荡不安,日夜相互撞击,隐喻战事的紧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江”和“浙江”分别指什么? A. 淮河和钱塘江 B. 长江和黄河 C. 珠江和松花江 答案:A

  2. 诗中“怒潮日夜自相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军书”是指什么? A. 军事文书 B. 普通书信 C. 历史文献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描绘赤壁的壮阔景象,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战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代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汪元量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汪元量诗歌的时代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齐天乐·和蛰师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四 齐天乐 申戌清明雨中感春 齐天乐 萤 齐天乐 香篆 齐天乐 今宵酒醒图,和频伽韵 齐天乐 齐天乐 和钱二川梦痕,仍用行迹前韵 齐天乐 络纬 齐天乐 沃洲陈春棹济燮倡寸鱼园十咏诗徵和,得凌虚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矢字旁的字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羽字旁的字 解呈 亠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包含馘的词语有哪些 交臂相失 饮鸩救渴 燕虞 包含祇的词语有哪些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捻钱 杀人不用刀 案友 随机而变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