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26:56
楚乡春冷早梅天,
柳色波光已斗妍。
淮上雁行皆北向,
可无消息到侬边。
楚地的春天寒冷,早梅已经开放,
柳树的颜色在波光中显得格外娇艳。
淮河上的大雁都朝北飞去,
不知是否有消息能传到我这里。
诗中提到的“淮上雁行”可追溯至古代文人常用的北雁象征,代表着离别与思念。大雁南北迁徙的自然现象,成为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元素。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清新著称。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感慨。在他人生的低谷,诗中寄托着他对亲友的牵挂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头提到“楚乡春冷早梅天”,让人感受到早春的寒意与梅花的坚韧,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不易。接着“柳色波光已斗妍”,描绘了春水波光粼粼中柳树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春意盎然的美好。然而,随着“淮上雁行皆北向”的描写,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涌现出来。大雁飞往北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诗人不禁感叹:“可无消息到侬边”,流露出对故乡与亲友的渴望与惦念。这首诗不仅有春天的自然景色,还有深沉的情感,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变化中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早梅天”指的是什么季节?
“淮上雁行皆北向”中,雁的方向是?
诗人感叹“可无消息到侬边”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