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化城阁》

时间: 2025-05-13 11:46:49

诗句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

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

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大江蟠镶根,旋流自成浪。

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

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自。

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

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

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

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

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6:49

原文展示

《化城阁》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曾宫凭风回,两岸闻锺声。
百里见秋毫,构云有高营。
化城若化出,仰攀日月行。
像视大江奔,众山遥相迎。
大江蟠镶根,旋流自成浪。
却略罗翠屏,秀色各异状。
楞伽海中山,迥出霄汉上。
中有不死庭,天龙尽回自。
惜哉不得往,侧坐渺难望。
拥掩难恕宥,意欲铲叠嶂。
登临独无语,一望一怊怅。
忽忆少年时,孤屿坐题诗。
空怀焉能果,唯有故人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化城阁上凭栏远眺的景象。风轻轻拂过,耳边传来两岸的钟声。百里之遥,秋天的细微之处都能看得见,云层中高耸着营帐。化城仿佛是从大地中显现出来,仰望着日月的运行。大江奔流,远处众山迎接着它。大江如同蟠龙般缠绕着根基,旋转的水流自成波浪。翠绿的山屏轻轻掩映,秀丽的景色各有千秋。楞伽海中的山峰,直插云霄。山中有个不死的庭院,传说中天龙也回归于此。可惜我无法前往,只能侧坐,难以远望。心中难以释怀,想要铲除层层山峦。登高望远却无言,只能一望而生怅惘。忽然想起少年时光,曾在孤岛上题诗。如今空有怀念,却无法实现,唯有旧友能知晓我的心情。

注释

  • 曾宫:指的是曾经的宫殿,隐喻往日的繁华。
  • 秋毫:细小的东西,指的是秋天的细微之处。
  • 化城:传说中的城池,象征美好的理想或境地。
  • 楞伽:指的是古印度的一种文化或佛教的圣地。
  • 不死庭: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致力于政治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内容丰富,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化城阁》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生涯的巅峰。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他在政治与个人生活中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化城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曾宫凭风回”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境地,诗中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高远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王安石通过对秋毫、云营的细致描写,传达了他对世界细微之处的敏感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随着诗情的推进,化城的意象逐渐清晰,它不仅是一个理想的象征,也是对人生追求的隐喻。诗人在描绘大江奔流、山峦相迎的宏大场景时,内心却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最后,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曾宫凭风回:描述诗人在化城阁上凭栏而立,感受到风的轻拂,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宫殿。
  • 两岸闻锺声:耳边传来两岸的钟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百里见秋毫:形容视野极其开阔,连细微的秋毫都能看见,体现了诗人的细致观察。
  • 构云有高营:云层中似有高耸的营帐,象征理想的存在。
  • 化城若化出:化城如同从大地中显现,象征幻境与理想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化城若化出”,将理想与实体的结合。
  • 拟人:如“天龙尽回自”,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理想与现实,追求与失落的主题展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化城:象征理想与追求,隐喻人生的目标。
  • 大江:代表时间与生命的流逝,体现生命的奔腾不息。
  • 孤屿:象征孤独与思考,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化城阁》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化城”可以理解为:

    • A. 实际存在的城池
    • B. 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 C. 一种建筑风格
  3. 诗中的“天龙尽回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慨
    •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化城阁》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但李白的风格更为奔放,而王安石则更显沉稳与深思。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六盘山纪事 即事 安庆谒余忠宣公墓 延平怀古 宣和四年东阳梅某出守蕲州以五月十九日斋宿山谷黎明奉亲朝谒真源万寿宫少休五云寺赋此 滁州希真堂并蒂菊 点易台 谢文节遗琴为新安吴素江作 九日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艮字旁的字 包含岂的词语有哪些 万口一谈 四疆 省开头的成语 铁脚诡寄 生荣亡哀 干字旁的字 重压 火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失踪 心腹之疾 四合院 名满天下 一木破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