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江南 其一》

时间: 2025-08-13 23:07:35

诗句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

断梦犹疑归去路,嫩寒时袭碧窗纱。

人影落灯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3 23:07:35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一
作者: 张恨水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
断梦犹疑归去路,
嫩寒时袭碧窗纱。
人影落灯花。

白话文翻译

窗帘外的明月,像眉毛一样斜挂在玉沟里。
梦中断裂,依然怀疑着回家的路,
微寒的气息轻轻袭来,透过碧绿的窗纱。
人影在灯下,映落在花瓣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帘外月:窗帘外的月光。
  • 眉样玉沟:形容月光像眉毛一样,流畅而美丽。
  • 断梦:梦境中断。
  • 犹疑:依然犹豫、怀疑。
  • 嫩寒:轻微的寒意。
  • 碧窗纱:绿色的窗纱,象征温柔和清新。
  • 人影落灯花:人影投射在灯光下,映照在花瓣上,隐喻着孤独或思念。

典故解析:

  • :古代文人常以月亮象征思乡与孤独。
  • 灯花:灯下的花影,代表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兆和,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细腻的情感,常以女性为题材,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忆江南 其一》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民众苦难之际,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一》是一首典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以“帘外月”引入,月光的清冷和窗帘的遮挡形成对比,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隐秘与孤独。接着“断梦犹疑归去路”,诗人似乎在梦中迷失了方向,无法回到家乡的情景,表现了对归属感的渴望。最后一句“人影落灯花”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将孤独感进一步加深,灯下的人影与花瓣的映照,犹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外月,眉样玉沟斜:描绘了月光透过窗帘的景象,月光如眉,柔和而富有诗意。
  2. 断梦犹疑归去路:梦境的破裂让人感到迷茫,回家的路似乎变得遥远,让人犹豫不决。
  3. 嫩寒时袭碧窗纱:轻微的寒意透过窗纱袭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气氛,暗示内心的孤独。
  4. 人影落灯花:人影在灯光下的投射,既是静谧的美感,也隐喻着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眉毛,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句与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通过“月”、“梦”、“寒”、“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美丽的情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忆,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乡与孤独,常常引发人们对过往的追忆。
  • 窗纱:象征柔和与隐秘,代表着内心的情感。
  • 灯花:代表短暂与美好,映射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帘外月”指的是什么? A. 窗帘外的阳光
    B. 窗帘外的月光
    C. 窗帘外的雨水
    D. 窗帘外的风声

  2. “断梦犹疑归去路”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怀念
    B. 迷茫
    C. 快乐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张恨水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思乡情,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白,而张恨水则通过细腻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柔和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张恨水全集》
  • 《现代诗歌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逢侠者 送褚大落第东归 秋馆言怀 送虞说擢第东游 送裴頔侍御使蜀 送李判官赴桂州幕 过鸣皋隐者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寻华山云台观道士 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画的词语有哪些 通家 迎欢 词少理畅 弹丸黑子 卖犊买刀 包含倍的成语 包含恶的词语有哪些 扫地尽矣 语言无味 构造山 捉鬼卖钱 月生 夕字旁的字 包含夔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