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5: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5:16:48
怒水远从轮下散,平桥斜度竹间来。
林深不识游人到,无限惊禽去却回。
怒涛从船下奔涌而出,平桥倾斜地穿过竹林而来。
林深处不知游人已到,惊慌的鸟儿无限地飞去又飞回。
此诗未明确引用特定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象和游人心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这种心境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作者介绍:韩维,字宗道,号云峰,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览韩王水硙园时,诗人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游览过程中的感受。
本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韩王水硙园的深刻印象。开篇以“怒水”描绘出水流的汹涌澎湃,形象地展现了水与船之间的动态关系,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平桥斜度竹间来”,则表现出桥梁在自然环境中的灵动与和谐,竹林的存在更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雅致。第三句“林深不识游人到”,则流露出诗人对幽静环境的感慨,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身处这美丽的自然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却是如此微妙和难以察觉。最后一句“无限惊禽去却回”,展现了鸟类的惊慌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和互动。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游人内心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互动,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词测试:
诗中描述的水流是怎样的?
诗人是在什么环境中写下这首诗?
“无限惊禽去却回”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