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水纹二首》

时间: 2025-07-27 11:01:49

诗句

初作眉头皱,还成簟面班。

小风来不住,织遍一池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1:49

原文展示:

初作眉头皱,还成簟面班。
小风来不住,织遍一池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面上涟漪的情景。起初水面皱起,像是眉头紧锁,接着水波荡漾,形成了鱼鳞般的纹路。小风不断吹来,水波荡漾,仿佛在池塘里编织着一幅美丽的画卷。

注释:

  • 眉头皱:形容水面因风吹而起皱,像人皱眉一样。
  • 簟面班:簟是竹席的意思,面上出现的波纹像席子的纹路。
  • 小风来不住:小风不停地吹来。
  • 织遍一池间:像是在池塘中织造出无数的波纹。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织”字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风吹水面形成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宗子,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水纹二首》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水面在风中波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细腻的观察力。首句“初作眉头皱”,以拟人的手法赋予水面情感,仿佛水面在诉说自己的忧愁。接着“还成簟面班”,将水纹比作竹席的纹路,形象生动而贴切,令人联想到生活的细腻与温暖。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小风来不住”的描写,展现了风的无情与水的柔韧,形成鲜明对比。水面随着风的吹拂而不断变化,仿佛在编织一幅美丽的图画。“织遍一池间”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动态美,也隐喻着生活的多姿多彩。

整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细微变化,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态度,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初作眉头皱:水面刚开始受到风的影响,起了皱纹,似乎在表达一种忧愁。
    2. 还成簟面班:水面上的波纹形成了如同竹席上纹路般的图案,展现出细腻的自然美。
    3. 小风来不住:小风不停地吹来,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是持续的。
    4. 织遍一池间:水面上的波纹如同在编织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水面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比喻:将水纹比作竹席的纹路,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水面波纹的变化,表现了自然的美和生命的多样性,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 水纹:象征柔和与变化,代表生活中细腻而瞬息万变的美。
  • 小风:象征自然力量,代表着生活中的不可控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初作眉头皱”是指什么? A. 水面起皱
    B. 人的表情
    C. 风的强度
    D. 竹席的纹路

  2. “织遍一池间”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水面波纹的美丽
    B. 风的力量
    C. 生活的忙碌
    D. 诗人的忧愁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情感。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水纹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津口》在题材上都涉及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杨万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杨万里的诗歌比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萧散 谢朱鹤皋招饮 海棠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 陪李监税饮刘园 和赵振文太社邮筒远寄 送魏使群归宛陵二首 宝泰寺读曾鸿父侍郎留题有感次韵作侍郎挽歌 次韵黄一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珂的词语有哪些 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鹵字旁的字 人尽其才 苦口恶石 动中肯綮 死契 包字头的字 摇钱树 包含则的成语 嗟苦 穷大失居 明敲明打 群集 结绳而治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