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2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20:32
赪尾劳民久,青天转粟艰。
三年流马运,一笑狎鸥闲。
天远才多阨,功深报肯悭。
勒铭周伏柱,何恨掩丘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和对逝去的英雄的怀念。诗中提到的“赪尾”指的是当时的灾荒,劳民的苦难已经持续很久,而“青天转粟艰”则形象地描绘了在明朗的天空下,粮食的短缺变得异常艰难。接着提到“三年流马运”,反映了动乱期间的民生困苦,而“一笑狎鸥闲”则是对悠闲生活的一种嘲讽,暗示人们在苦难中仍保持的淡定和无奈。最后几句强调了才华和功绩的无奈,尽管成就卓著,但仍然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最终以“何恨掩丘山”总结出一种无奈与惋惜。
曹彦约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这首诗写于动荡的时期,国家经历了战乱和饥荒,民众生活困苦。作者通过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同时也对那些在逆境中仍坚持的人们深感敬意。
《总领户部杨公挽诗》通过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关怀。开篇便以“赪尾劳民久”点出民众生活的艰辛,引发读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接下来的“青天转粟艰”则强调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实际上隐藏着的困境与挑战。整首诗展现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惋惜。最后两句通过对历史的铭记,呼应了诗的主题,既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追念,也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在语言上,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文学性。例如,“赪尾”与“青天”的对比,突出民生困苦与自然和谐之间的矛盾,形成鲜明的对照。此外,诗中对“狎鸥”的描绘,将个人的悠闲与社会的苦难形成对比,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整体而言,曹彦约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关怀,反映了在困境中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赪尾”象征什么?
A. 和平
B. 灾难
C. 富饶
D. 悠闲
“青天转粟艰”中“青天”代表了什么?
A. 贫困
B. 自然的美好
C. 境遇的艰难
D. 人生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狎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悠闲
B. 哀伤
C. 讽刺
D.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