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七夕後一夜,月中露坐二首》

时间: 2025-05-10 16:57:34

诗句

火云散作郁金云,檐际移床偃病身。

古井石崖新汲水,花洲苔砌荡晴尘。

风缯小动即停吹,竹自不凉那及人。

独感今霄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6:57:34

原文展示

火云散作郁金云,檐际移床偃病身。
古井石崖新汲水,花洲苔砌荡晴尘。
风缯小动即停吹,竹自不凉那及人。
独感今霄上弦月,桂梢分露滴纱巾。

白话文翻译

火烧般的云彩散成了金色的云朵,
我在屋檐下把床移来躺着,身患疾病。
古井旁的石崖上新汲的水,
花洲上的苔藓砌成的台阶,荡起了晴日的尘埃。
微风轻轻一动就停止了吹拂,
竹子自己不凉,更何况人呢?
我独自感受到今夜的弦月,
桂树的枝头上露水滴落在我的纱巾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郁金云:形容云彩颜色如金般灿烂。
  • 檐际:屋檐边缘。
  • :卧倒、倒下的样子。
  • 古井:古老的井。
  • 花洲苔砌:用苔藓修筑的花洲。
  • 风缯:风中的帆,象征微风。
  • 竹自不凉:竹子本身不感到凉意。
  • 上弦月:月亮的形态,指月亮的某一阶段。
  • 桂梢:桂树的枝头。

典故解析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象征着爱情与团圆。
  • 月中露:指月光下的露水,常用来形容清冷和孤寂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七夕之后的一个夜晚,诗人因病卧床,借助月光和露水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思考,折射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爱情的怀念。

诗歌鉴赏

本诗的主题围绕着孤独与思索,表面上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蕴含着诗人个人的思绪。首联通过“火云散作郁金云”展现了夜空的变化,视觉效果强烈,给人以图像的冲击力。随后的描写则转向了个人的状态,诗人因病卧床,表现了他在外界变化下的内心感受。

中间两联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紧密结合,古井和花洲的描写生动而细腻,让人感受到夏夜的气息。最后一句“桂梢分露滴纱巾”更是点明了情感的底蕴,月光和露水的交融,浑然天成,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思念。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火云”、“古井”、“桂梢”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个人情感的寄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火云散作郁金云:描绘了夜空中火烧般的云彩,色彩如金,象征着夜晚的美丽与神秘。
  • 檐际移床偃病身:显示了诗人因病而卧床的状态,表明他与外界的隔离。
  • 古井石崖新汲水:古井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源泉,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 花洲苔砌荡晴尘:描绘了自然景象,暗示着生命的流动和时光的变迁。
  • 风缯小动即停吹:微风轻轻一动就停止,暗示着诗人内心的静谧。
  • 竹自不凉那及人:竹子本身不感到凉意,暗示人对自然的敏感与脆弱。
  • 独感今霄上弦月:诗人独自感受到上弦月的美,表达了他孤独的情感。
  • 桂梢分露滴纱巾:月光照耀下的露水滴落,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火云”比喻夜空的变化。
  • 拟人:如“竹自不凉”赋予竹子人类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夜景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的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云:象征着变化与动感。
  • 古井:象征生命的源泉与历史的沉淀。
  • 桂梢:象征着美好与浪漫。
  • 露水:象征清新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火云散作郁金云”意指什么?
    A. 夜空中的云彩
    B. 诗人的思绪
    C. 两者都对

  2. 诗人为何在“檐际移床偃病身”?
    A. 因为生病
    B. 因为想看星星
    C. 因为感到无聊

  3. “独感今霄上弦月”中,“上弦月”代表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快乐
    C. 诗人的忧伤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索与个人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绘了思念之情,情感深邃。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七夕後一夜,月中露坐二首》与李白的《静夜思》:
    • 两者都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慨,但杨万里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李白则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背景与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阻风入长芦寺 送王郎 宿钱塘尉廨 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送彦孚主簿 六月十七日昼寝 和凉轩二首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 更漏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魚字旁的字 蜀轸 椎肤剥髓 数典 包含聒的词语有哪些 骚托托 无往不克 哽噎难言 长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蹇骧 唇齿之戏 乐极生悲 水患 玉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