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时间: 2025-07-27 23:10:35

诗句

生计曾无聚沫,孤踪谩有清风。

治产犹嫌范蠡,携孥颇笑梁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10:35

原文展示:

苏轼的《忆江南寄纯如五首》中的一首为:

生计曾无聚沫,孤踪谩有清风。
治产犹嫌范蠡,携孥颇笑梁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曾经没有积聚财富的机会,如今孤独的身影随风飘荡。
治理田产还觉得不如范蠡,携带孩子的我却笑谈梁鸿。

注释:

  • 生计:生活的来源或方式。
  • 聚沫:指短暂的财富或积累(比喻泡沫)。
  • 孤踪:孤独的身影。
  • :随意、无所顾忌。
  • 治产:管理田地或产业。
  • 犹嫌:仍然嫌弃。
  • 范蠡:春秋时期的商人,以善于经商致富著称。
  • 携孥:带着孩子。
  • 梁鸿:东汉时期的隐士,以耕读自给自足而闻名。

典故解析:

  • 范蠡:是春秋时期的著名商人,曾经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因不满权臣的统治而隐退,成为了经商的模范。
  •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其坚贞的理想和清白的生活方式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尤其是在艰难的环境中仍然坚持耕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以情感真挚、风格多样著称。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多次被贬,作品中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曾经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豁达。诗人通过“生计曾无聚沫”来表达自己曾经的艰辛和对财富的淡泊,体现出他对生活追求的清醒与理性。接着,他用“孤踪谩有清风”描绘出一种孤独却又自在的状态,仿佛在说即使身处逆境,心中依然向往自由与清风。

在对比“治产犹嫌范蠡”与“携孥颇笑梁鸿”的过程中,苏轼反思了成功与幸福的真义。他认为即使是财富与地位如范蠡那样卓越,也难以得到内心的安宁与满足,而与家人共享简单生活的梁鸿则更为值得尊敬。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计曾无聚沫”:生活一直以来没有积聚财富的机会。
    • “孤踪谩有清风”:孤独的身影随风飘荡,似乎是在与自然对话。
    • “治产犹嫌范蠡”:即使管理田产,心中仍然觉得不如范蠡那样成功。
    • “携孥颇笑梁鸿”:带着孩子的我,反而对梁鸿的生活感到欣慰与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范蠡与梁鸿的对比,衬托出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
    • 拟人:用“清风”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财富与幸福的重新审视,言外之意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家庭的温暖,更胜于物质的富足。

意象分析:

  • 清风:象征自在与洒脱,诗人渴望的生活状态。
  • 孤踪:代表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 范蠡与梁鸿:分别象征物质成功与精神追求的两种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范蠡”以什么著称? A. 诗人
    B. 商人
    C. 政治家

  2. “携孥颇笑梁鸿”中的“携孥”指的是? A. 带着朋友
    B. 带着孩子
    C. 带着财富

  3. 诗中提到的“清风”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在
    C. 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隐逸思想。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离别时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思考,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苏轼的《东坡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查询

竹轩咏雪呈外舅谢师厚并调李彦深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搜猕匿赋之家晏饭此 送范德孺知庆州 题徐氏姑寿安君寿梅亭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其四 吉老许惠李北海石室碑以诗促 初望淮山 题伯时画松下渊明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饮南禅梅下戏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傲睨得志 鹿头城 牛字旁的字 私房话 子字旁的字 高车驷马 诀别 重湖 齐字旁的字 轻贤慢士 鷊鷊 降附 小儿破贼 丶字旁的字 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