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5 17:17:25

诗句

破除难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

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7:17:25

诗词名称: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十一

作者: 周端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破除难尽是恩情,却怕恩生怨亦生。思念不休心惑乱,梦惊人语似郎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情感的复杂感受。尽管恩情难以割舍,但也害怕因此而产生怨恨。思念不断,心中困惑不已,梦中惊醒,耳边似乎听见爱人的声音。

注释:

  • 破除:解除、断绝的意思。
  • 恩情:对他人的感激与情谊。
  • :怨恨、怨恨的情感。
  • 思念: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切怀念。
  • 惑乱:心中迷惘,困扰不已。
  • 梦惊:梦中惊醒。
  • 人语:人的声音。
  • 郎声:爱人的声音。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恩怨”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于情感的细腻理解与复杂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端臣,字用之,号莲峰,南宋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反映社会风貌。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情感的复杂,尤其是“恩”与“怨”的辩证关系。开头的“破除难尽是恩情”展示了情感的深厚,而“却怕恩生怨亦生”则道出了情感带来的潜在风险。诗人通过“思念不休心惑乱”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思念对心灵的困扰。最后一句“梦惊人语似郎声”则以梦境作为情感的寄托,暗示着爱人的存在仍在心头萦绕,令人难以释怀。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具有很强的音乐性与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及情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除难尽是恩情”:表示解除感情的困难,恩情难以割舍。
    • “却怕恩生怨亦生”:担心恩情的同时也会带来怨恨。
    • “思念不休心惑乱”:思念的情感无尽,心中充满困惑。
    • “梦惊人语似郎声”:梦中惊醒,仿佛听到爱人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恩情”与“怨”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将思念与梦境赋予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是探讨情感的复杂性,表现出人们在深厚的恩情与潜在的怨恨之间的挣扎与困惑,传达了对爱情与思念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恩情:象征着深厚的感情与人际关系。
  • :象征着情感的破裂与痛苦。
  • 思念:体现了对往事与恋情的怀念。
  • :象征着对真实情感的渴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恩”与“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A. 互相促进
      • B. 相互独立
      • C. 相互影响
    2. 诗中“思念不休心惑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平静
      • B. 混乱
      • C. 快乐
    3. 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 A. 直接叙述
      • B. 梦境
      • C. 书信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温庭筠的《更漏子》。
  • 诗词对比: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同样表现了对恋人的思念与复杂情感,通过更加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性情感的柔软与坚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屴崱峰 秋日杂感 其四 秋日杂感 其三 秋日杂感 其二 秋日杂感 其一 舟行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风流子(泛湖) 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观) 金人捧露盘(丙午钱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讦以为直 纤毫不爽 一力当先 砯碣 跟踪追击 自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丿字旁的字 一技之长 鬥字旁的字 回舟兴 赊券 矢字旁的字 铺路石子 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词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