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古断肠曲三十首 其十九》

时间: 2025-07-27 22:41:05

诗句

金风几日老庭莎,经下窗棂换碧纱。

天气已凉人尚远,晚妆羞戴丽秋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41:05

原文展示:

金风几日老庭莎,经下窗棂换碧纱。
天气已凉人尚远,晚妆羞戴丽秋花。

白话文翻译:

几天前,金风吹过,庭院里的莎草已经枯黄;
窗棂下的碧纱帘子也换上了新的。
天气已经变得凉爽,而我心爱的人却依然远在天边;
傍晚的妆容让我羞于佩戴那美丽的秋花。

注释:

  • 金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秋季的到来。
  • 庭莎:庭院中的莎草,象征着自然景物的变迁。
  • 窗棂:窗户的边框,这里指窗户下方的帘子。
  • 碧纱:绿色的纱帘,代表清新的气息。
  • 晚妆:傍晚时分的妆容,表现出女性的羞涩。
  • 丽秋花:美丽的秋天花朵,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描绘的秋日景象及思念之情,常见于古诗词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季节变迁和人情冷暖的细腻感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端臣,宋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深厚的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正值金风送爽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与艺术表现。

诗歌鉴赏:

这首《古断肠曲》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开头“金风几日老庭莎”,以季节的变化引入全诗,描绘了秋风扫过庭院,莎草开始枯黄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清冷的意境。而“经下窗棂换碧纱”,则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随着天气的转凉,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愈加深切,“天气已凉人尚远”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悟与无奈。最后一句“晚妆羞戴丽秋花”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羞涩,既想表现出美丽,又因思念而感到难以自持,反映了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了古人对秋天的特有感受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风几日老庭莎:金色的秋风已经吹了几天,庭院里的莎草开始枯黄。
    • 经下窗棂换碧纱:窗棂下的碧色纱帘也换上了新的,象征着季节的转换。
    • 天气已凉人尚远:天气渐渐变得凉爽,但心中人依然遥远。
    • 晚妆羞戴丽秋花:到了傍晚,我的妆容让我感到羞涩,不敢佩戴那美丽的秋花。
  • 修辞手法

    • 比喻:金风比喻秋天,莎草的枯黄象征着季节的变迁。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莎草的枯黄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故事。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反映了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 金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庭莎:自然的景象,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碧纱:清新、透明的感觉,寓意着美好与宁静。
  • 秋花:象征着美丽与凋零,反映出秋天的双重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风几日老庭莎中,“老”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年老 B. 枯萎 C. 失去活力
  2. 诗中“晚妆羞戴丽秋花”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自信 B. 羞涩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碧纱”主要象征什么?
    • A. 清新 B. 复杂 C.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白居易的《秋夕》
  • 诗词对比

    • 周端臣的《古断肠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写与对远方人的思念,但周端臣更侧重于景物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体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六 九日送酒黄竹磵 九日闻蝉 九日戏作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 九日偕兵宪周狮峰同年谯湫宾山游 其一 九日颜子携饮西郭 九日宴游南郊和韵 九日集君山 九日宴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要须 麦字旁的字 包含旅的词语有哪些 浪放 毛举细务 功劳汗马 留白 斧螗 西字头的字 饰非拒谏 齲字旁的字 似梦初觉 至字旁的字 混帐行子 卝字旁的字 包含马的成语 惶惶不可终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