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野寺后池寄友》

时间: 2025-08-04 04:29:32

诗句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

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

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04:29:32

原文展示

野寺后池寄友
作者: 张籍 〔唐代〕

佛寺连野水,池幽夏景清。
繁木荫芙蕖,时有水禽鸣。
通溪岸暂断,分渚流复萦。
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
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
独游自寂寞,况此恨盈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景象:寺庙与野水相连,池水幽静清澈,繁茂的树木为荷花提供荫蔽,偶尔有水鸟鸣叫。溪水在岸边分流,淙淙的水声环绕着小岛。伴随僧人的钟声与磬声结束,月光洒落在池面上,显得格外明亮。然而,友人却未能如约而至,远望东北的高城,心中更加感到孤独与寂寞,尤其此时心中满是无法言说的惆怅。

注释

  • :安静、深远的意思。
  • 繁木:繁茂的树木。
  • :遮蔽,指树木的荫凉。
  • 水禽:水鸟,指生活在水边的鸟类。
  • 通溪:溪水流通之处。
  • 钟磬:寺庙中敲击的钟和磬。
  • 盈盈:满满的样子,这里指心中的惆怅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830),字维城,晚唐诗人,曾任太常博士、太常卿等职,作品以五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风光和寂寞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夏季,诗人身处寺庙后池之畔,心中思念友人,正值孤寂之时,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诗歌鉴赏

《野寺后池寄友》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夏日场景,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开篇的“佛寺连野水”勾勒出一个田园式的景象,接着通过“池幽夏景清”展示了这个环境的宁静与清新。繁茂的树木和盛开的荷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时有水禽鸣”则增添了一丝灵动,暗示着生命的存在。

随着诗情的深入,诗人开始感受到孤独。在“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中,寺庙的钟声与磬声结束,夜幕降临,月光洒落在池面,显得格外明亮,却无法驱散诗人心中的寂寞。最后两句“友人竟不至,东北见高城”表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孤独感加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情感变化,表现了对友人未至的惆怅,情感细腻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佛寺连野水:描绘出佛寺与自然水域相连的情景,展现出幽静的环境。
  • 池幽夏景清:池水清澈,夏日的景色宁静而清新。
  • 繁木荫芙蕖:繁茂的树木为荷花提供荫蔽,构成生动的画面。
  • 时有水禽鸣:水边偶尔传来水鸟的鸣叫,增加了动感。
  • 通溪岸暂断:溪水在岸边的流动被暂时割断,暗示着孤独的感受。
  • 分渚流复萦:小岛周围的水流环绕,象征着思念的不断回旋。
  • 伴僧钟磬罢:随着寺庙的钟声和磬声结束,夜晚的宁静降临。
  • 月来池上明:月光照耀在池面上,光明与寂静形成对比。
  • 友人竟不至:友人没有如期到来,心中感到失落。
  • 东北见高城:远望东北的高城,象征着思念之地。
  • 独游自寂寞:独自游玩,感到孤独。
  • 况此恨盈盈:心中满是无法释怀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伴僧钟磬罢,月来池上明”,工整而富有韵律。
  • 拟人:水禽鸣叫,赋予自然以生命,使环境更具韵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孤独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深沉的情感。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使得主题更加突出,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佛寺:象征宁静与心灵的归宿。
  • 野水:自然的象征,代表生命与自由。
  • 荷花:清丽脱俗,象征纯洁与美好。
  • 月光:象征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映照出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荷花
    B) 水鸟
    C) 星星
    D) 树木
    答案:A, B, D

  2.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A) 高兴
    B) 失落
    C) 愤怒
    D) 忧伤
    答案:B, D

  3. 诗中“月来池上明”表达的情感是: A) 欢乐
    B) 宁静
    C) 孤独
    D) 愤懑
    答案:B,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1. 张籍《野寺后池寄友》与杜甫《月夜忆舍弟》

    •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孤独之情,但《月夜忆舍弟》更强调了家庭的思念,情感更为深沉而浓烈。
  2. 张籍《野寺后池寄友》与李白《静夜思》

    • 都描绘了月光下的孤独感,但李白的诗更注重个人的思乡之情,而张籍则结合了自然景色与友谊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其二 送觉祖院明上人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慧觉方丈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送关彦远赴江西 冬暮感怀 西亭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 雨中 访石仙岩杜法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发烟弹 露水姻缘 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草草不恭 淹和 高雅闲淡 齐字旁的字 罅穴 雄姿飒爽 豸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台吏 挨三顶四 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玛的词语有哪些 搔首弄姿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