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3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32:14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在灞原上风雨已经平息,傍晚时分常常能见到大雁成群飞过。
他乡的树上落叶纷飞,寒夜中独自点燃的灯光照亮了孤独的人。
空荡荡的园子里白露滴落,邻近的孤壁上有一位野僧。
我在郊外的门扉旁寄居已久,究竟是什么时候才会归来呢?
马戴,唐代诗人,字景山,号白石,生于咸亨年间,死于天宝年间。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尤其擅长五言律诗。
《灞上秋居》创作于马戴晚年,反映了他在秋天的思乡情怀。诗中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秋夜,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灞上秋居》是一首典型的唐代五言律诗,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自然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风雨后的宁静和傍晚飞过的雁群,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惆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世,表达了他身在他乡的愁绪,落叶的凋零与寒灯下的孤独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后面的“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通过描写空旷的园子和身边的野僧,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 solitude 的反思。最后一句“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则是一种哲理的思考,诗人感慨自己在外漂泊的岁月,内心充满了对归属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乡愁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漂泊和思乡的深刻感悟,透过自然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归属的渴望。
“灞原风雨定”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状态?
诗中提到的“大雁”主要象征什么?
“白露”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灞(bà)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fēi)久,何年致此身。 郊扉:郊居。致此身:意即以此身为国君报效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