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22:3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2:39:50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在祭孔子的活动中我感慨万千,
孔子您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一代人中游走。
这地方仍然是鄹氏的乡邑,
而您的居所恰在鲁王的宫殿。
我叹息凤凰的悲鸣,也为自己的身世感到无奈,
伤心如麟的怨恨,因道德的穷困而生。
如今看着这两根祭奠的柱子,
似乎与梦中的景象相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代著名皇帝,年号天宝,他是一位政治家和诗人,尤其以其文采和对诗歌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古代祭孔仪式上作,一方面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失落。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虽繁荣,但社会上仍存在诸多问题,诗中对道德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体现了他的忧虑。
这首诗以祭孔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孔子的崇敬与对现实的深深感慨。诗中通过对孔子生平的回顾,揭示出他在历史长河中的不屈精神。开篇的“夫子何为者”直接引入了对孔子的思考,表达了对其伟大的疑惑与敬仰。接着通过“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展现了孔子一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力,既是一个地方的象征,也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诗人以“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抒发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望,凤和麟作为象征物,暗示着诗人对高尚品质和道德理想的向往。最后两句“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则表达了祭奠时的感受,似乎在追忆那已逝的理想与美好,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道德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道德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夫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庄子
诗人为何感叹“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理想的失落与现实的无奈
C. 对名声的追求
D. 对财富的向往
诗中“今看两楹奠”中的“两楹”指的是什么?
A. 两根柱子
B. 两个祭品
C. 两位祭者
D. 两种道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