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5:5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5:59:43
红牙签上群仙格。
翠罗盖底倾城色。
和雨泪阑干。
沈香亭北看。
东风休放去。
怕有流莺诉。
试问赏花人。
晓妆匀未匀。
在红牙签上,群仙的章法如同盛开的花朵。
翠罗的盖子下,隐现着倾国倾城的美色。
窗外细雨如泪,滴落在阑干上。
我独自坐在沈香亭北,静静观赏。
东风请你不要急着离去,
怕是有流莺要倾诉心事。
我试着问赏花的人,
你那晨妆是否打理得匀称?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尤其是花开花落、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中提到的“流莺”,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思念。
作者介绍: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内容多描绘英雄气概与壮志豪情,同时也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忧虑。因此,他在这首词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天赏花的美妙瞬间与内心的柔情。诗中用“红牙签”和“翠罗盖底”将花的美丽与华丽的装饰结合,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接下来的“和雨泪阑干”则通过雨水的细致描绘,暗示着内心的感伤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在“东风休放去”一句中,诗人对春风的呼唤表现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渴望与留恋。最后的“晓妆匀未匀”则让人联想到花间的女子,增添了一丝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整首词在情感上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珍惜,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那种典雅与豪情并存的特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流莺诉”将鸟语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绘赏花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辛弃疾在诗词创作中的细腻与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红牙签上群仙格”中“群仙”指代什么?
诗中“晓妆匀未匀”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菩萨蛮》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上更加细腻、温柔,而辛弃疾则更显豪放与壮阔。两者在表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