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其一 用韵和李兼济提举》

时间: 2025-05-16 13:15:55

诗句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

琼瑰千字已盈怀。

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

五云两两望三台。

已觉精神聚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3:15:55

原文展示:

且对东君痛饮,莫教华发空催。
琼瑰千字已盈怀。消得津头一醉。
休唱阳关别去,只今凤诏归来。
五云两两望三台。已觉精神聚会。

白话文翻译:

且对着东风痛快地喝酒,不要让白发空自催促。
心中已满是千字的美好情怀,借着酒意消去一切烦恼。
不必再唱《阳关三叠》来告别,只今听到凤诏的归来。
五云两两相对,望向那三台星宿,已觉得精神聚会,心情愉悦。

注释:

  • 东君:指春天的神灵,象征春风。
  • 华发:指白发,象征衰老。
  • 琼瑰千字:指心中美好的情感和诗句。
  • 津头:指水边,常用于比喻借酒消愁的场景。
  • 阳关:指《阳关三叠》这首古曲,常用于离别之曲。
  • 凤诏:指天子所下的命令,象征着荣耀和归来。
  • 三台:指天上的三台星宿,古人常用作比喻理想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他的词风豪放,情感真挚,语言典雅。

创作背景:

《西江月》是辛弃疾在中年时期创作的作品,结合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创作时正值南宋偏安一隅,国难未平,辛弃疾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西江月 其一》是一首表现豪情壮志和对生活深刻思考的词作。全诗开头便以“且对东君痛饮”开启,表现出一种放纵的态度,似乎在对抗岁月的催促。随着白发的到来,诗人不愿意让它空自催促,反而要痛快地享受当下的生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酒的寄托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

“琼瑰千字已盈怀”一句,表达了辛弃疾心中满是美好诗句和情感,酒成为他释放情感的媒介。接下来的“不必再唱阳关别去”,则透露出对离别的厌倦,以及希望重聚的愿望。最后,五云两两望三台,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已然感受到一种精神的聚会,难以抑制内心的愉悦。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东风、白发、琼瑰等皆为情感的象征,描绘出一种既痛快又深邃的思考。辛弃疾通过对饮酒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且对东君痛饮:叙述者与春天的东风相对饮酒,表现放纵与享乐。
  • 莫教华发空催:劝诫自己不要让衰老的白发白白催促,隐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琼瑰千字已盈怀:心中充满了美好的诗句和情感,蕴含丰富的内心世界。
  • 消得津头一醉:借酒消愁,渴望忘却烦恼与忧虑。
  • 休唱阳关别去:不必再演唱离别的曲子,表达对离别的不满与厌倦。
  • 只今凤诏归来:感受到来自高位的召唤与归来,象征希望与重聚。
  • 五云两两望三台: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心境的和谐与愉悦,寓意精神的升华。
  • 已觉精神聚会:内心感到愉悦,精神上与友人或理想相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且对东君”和“莫教华发”形成对仗,增强了语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饮酒与心情的释放比喻为消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象征:东君、华发、琼瑰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和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向往展开,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君:象征春天与生机,代表着希望和新的开始。
  • 华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
  • 琼瑰:象征美好事物与理想,反映内心的丰富情感。
  • 津头:象征消愁与忘却烦恼的场所,表现对生活的追求。
  • 凤诏:象征荣耀与归来,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君”指的是哪一个季节?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阳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聚
    B. 离别
    C. 失落
    D. 思念

  3. 诗人对“华发”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无奈
    C. 放纵
    D. 忽视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辛弃疾 vs. 李清照:两者都关注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但辛弃疾更加强调豪放与壮志,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与柔情。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辛弃疾的《西江月 其一》,体会其情感与思想,同时也能欣赏古诗词的韵味与美感。

相关查询

杂咏一百首·刘安 别敖器之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读崇宁后长编二首 读汤伯纪大人赋 春早四首 答陈琯修职 挽姚漕贵叔 和朱主簿四首 丁卯元日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未与人接 非字旁的字 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朱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䅟子 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岳字拼音详解_岳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虚室生白 文算 毗岚 企口板 匹练飞空 私字儿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轨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母爱的现代诗_现代诗中母爱的表达与赏析 狂的繁体字怎么写?狂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