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6:4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47:14
藤树谁知先後生,万年相倚共枯荣。
层台定自有天地,鼻祖已来传父兄。
虎豹文章藏雾雨,龙蛇头角听雷声。
何时暂取苍烟策,献与本朝优老成。
藤树谁能知道它们的生长先后?它们相互依偎,经历了万年的枯荣。
这层台子,自然有它的天地,传承至今,早已是鼻祖之地。
虎豹的文章被隐藏在雾雨之中,龙蛇的声势则在雷声中显现。
什么时候我能暂时取下那苍烟的策杖,献给当今的老成之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古文,尤其以豪放与婉约著称。他的诗风既有豪情,又不乏细腻,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思索。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文化传承、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关怀。
黄庭坚的《灵寿台》是一首情感深厚的诗作,诗中通过藤树与层台的意象,表现出生命的相互依赖与文化的传承。开篇的“藤树谁知先後生”,引发出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藤树的生长似乎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接着,诗人提到“层台定自有天地”,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绘,更是对文化与历史的认识,强调了文化的根基与延续。
中间的“虎豹文章藏雾雨,龙蛇头角听雷声”,展现了诗人对文才的追求与对气势的渴望。这里的虎豹和龙蛇象征着文人的雄心壮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期待将自己的才华献给社会,影响当代的贤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呈现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引人深思。黄庭坚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才华与情怀,也表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黄庭坚对生命、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展示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强调了文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藤树谁知先後生”中的“谁知”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层台”象征什么?
“虎豹文章藏雾雨”中的“虎豹”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更强调历史的传承与社会责任,而苏轼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出北宋时期文人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