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48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突然看到车马驶来,原来是荆州的长官。
登堂后谈起往事,那些事情犹如梦境一般。
离别已逾二十年,今天才算是第一次相遇。
我们的地位和礼数各自不同,年纪和发白也相差不少。
只是问我有什么,而我却不再珍惜往日的情感。
敢于告诉你我这愚笨的守拙之道,这条路从未让我后悔。
行将前往岘山,羊公的庙宇依然矗立。
箫声鼓声在某个时刻会响起,道德的风范是值得仰慕的。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冥亭,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带有深厚的思考和情感,善于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王龙图相聚之际,二人因别离而久未相见,此时感慨万千,生出许多感悟和怀念。诗中不仅反映了两位文人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对人生、道德的思考。
这首诗以友人相聚为起点,融合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车骑临”引出王龙图的到来,展现了一种突然的惊喜与温暖。接着,梅尧臣回忆与王龙图的往事,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变化,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诗中,作者提到“别逾二十年”,这不仅体现了时光的无情,也折射出人际关系的珍贵。随后的“爵位异礼数”,则在对比中展示了两人地位的不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慨。对于“独不爱曩”,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放下,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几句提到岘山和羊公庙,以此作为人生理想和追求的象征,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这种从个人经历引申到对道德和理想的探讨,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深邃,具有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友人重聚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道德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人际情感的珍贵与人生的哲思。
诗词测试:
诗中“别逾二十年”指的是多长时间未见?
A. 十年
B. 二十年
C. 三十年
D. 五年
诗中提到的“羊公”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羊祜
C. 孟子
D. 荀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