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01:40
袅娜破瓜余。豆寇梢头二月初。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暗里犹能摸得渠。醉侧不须扶。唤作周家行画图。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未信丹青画得如。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姿态,她如同破瓜的果实,婀娜多姿,正值二月初春,豆寇花在枝头初绽。人群中她的身姿遥遥可见,风姿独特。即使在黑暗中,我也能摸到她的存在。醉态中不必扶持,她被称作“周家行”的画中人。她背后轻轻地伸展着,似乎花絮在随风飘舞,我对此心知肚明。未曾相信丹青画能描绘得如此生动。
陈师道(生年不详—约1030年),字君平,号元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散文家。其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擅长描写自然和女性。陈师道的作品多富有情趣,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生活中的点滴。
《南乡子》创作于闲适的春日,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美的赞美以及春天的轻松气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性的美丽与优雅常常是文人笔下的重要主题。
《南乡子》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的婀娜姿态,传达了作者对女性美的由衷赞美。开篇“袅娜破瓜余”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柔美,仿佛初春的果实刚刚破土而出,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豆寇梢头二月初”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进一步突出女子的美丽。
在“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中,诗人描述了女子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身姿,显示出她独特的魅力。而“暗里犹能摸得渠”则体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刻印象,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她的存在,暗示了女子的吸引力。
整首词在描绘女子美丽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尤其是“醉侧不须扶”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刻的陶醉与享受。而最后的“未信丹青画得如”则是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感慨,强调了真实的美是无法完全被绘画所捕捉的。这种对比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也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艺术与真实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轻松和愉悦,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局限。
词中“袅娜”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优美的姿态
C. 一种乐器
“豆寇梢头二月初”描绘的是:
A. 秋天的景象
B. 春天的初现
C. 冬天的寒冷
“未信丹青画得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绘画的赞美
B. 对真实美的怀疑
C. 对艺术的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