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西江月 新秋写兴》

时间: 2025-05-12 20:18:55

诗句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

夜来处处试新妆。

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梦从海底跨枯桑。

阅尽银河风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18:55

原文展示:

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低头仰望旧时光,人间的男女却已经陷入疯狂。昨夜到处都在试着新装扮,似乎人间和天上交融在一起。不知不觉中,秋天的凉意如水般清凉,思念之情使两鬓染上了霜白。梦境像是从海底跨越过枯桑,经历了无数银河中的风浪。

注释:

  • 低昂:低头与仰望的结合,表现一种思念和怀旧的情感。
  • 儿女成狂:指年轻男女因爱情或生活而表现出的疯狂状态。
  • 试新妆:比喻人们在新秋之际打扮自己,展示新气象。
  • 新凉似水:形容秋天的凉意清新如水。
  • 两鬓如霜:形容因思念而白发渐生,表露出岁月的无情。
  • 梦从海底跨枯桑:梦境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象征着对往昔的追忆与渴望。
  • 阅尽银河风浪:经历了许多风浪,象征人生的坎坷与不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和词作闻名。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抒发对人生、自然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西江月 新秋写兴》创作于秋天,诗人通过描绘人间与天上的景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秋天带来的清凉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往事的思考。开头两句“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以天上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情感的变化。旧时光的回忆与当下年轻人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念。接下来的“夜来处处试新妆”,描绘出人们在秋天的夜晚,通过打扮迎接新季节的美好心情,情景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却是人间天上”的转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仿佛在说即使在繁忙的人间,也能感受到天上的宁静与美好。而“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则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秋天的凉意与思念的深切,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最后两句“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则带有一种追忆与哲理的意味,梦境的跨越象征着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总结,经历了无数风浪的人生,充满了起伏与不易。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十分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上低昂仰旧:在天空中低头思念过去的时光。
    2. 人间儿女成狂:人世间的男女因情感而变得疯狂。
    3. 夜来处处试新妆:在夜晚,人们纷纷打扮自己,迎接新季节。
    4. 却是人间天上:似乎人间与天上交融,情境美好。
    5. 不觉新凉似水:不知不觉中,秋天的凉意如水般清新。
    6. 相思两鬓如霜:思念之情使双鬓渐白,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7. 梦从海底跨枯桑:梦境穿越时间,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8. 阅尽银河风浪:经历了许多风浪,象征人生的坎坷与不易。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霜,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情感。
    • 对仗:如“天上低昂仰旧,人间儿女成狂”,展示了诗歌的工整与韵律。
    • 拟人:通过对梦境的描述,使其具有人类的情感与活动。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悟,表达了秋天带来的清凉与内心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天上:象征着理想、追求和美好的回忆。
  • 人间:代表现实、生活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 新凉: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带来清新的气息。
  • :象征着思念、岁月的痕迹。
  • :代表对过去的追忆与不舍。
  • 银河:象征着人生的旅途与经历的风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来处处试新妆”意指什么? A. 夜晚的聚会
    B. 人们为了迎接新季节而打扮
    C. 诗人在夜晚出游
    D. 旧衣服的修补

  2. “两鬓如霜”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年龄的增长
    B. 思念的深切
    C. 冬天的来临
    D. 生活的无奈

  3. 诗人通过“梦从海底跨枯桑”想要表达什么? A. 梦境与现实的距离
    B. 对过去的怀念与追忆
    C. 海洋的浩瀚
    D. 梦境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对比刘辰翁的作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都涉及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刘辰翁更侧重于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而苏轼则更强调人生哲理与对月的寄情,体现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侧重点。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查询

仙吕·一半儿 阳春曲·春思 【商调】百字知秋令 【越调】小桃红_胖妓夜深交 蓦山溪·闺情 【南吕】一枝花_为打球子作 【仙吕】一半儿 拨不断·自叹 【仙吕】醉中天 【仙吕】醉扶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御闲 鬼字旁的字 雁塔题名 栽花先生 衣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潢漭 三框儿的字 襄点 入微 巛字旁的字 呼天叩地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包含敷的成语 包含黄的词语有哪些 鼎食钟鸣 思古之情 包含侯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