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5:54
作者: 黄应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真人福地金庭宫,身佩含景苍精龙。
坐朝五岳位显宗,威仪卫从行虚空。
杳眇浊世不寺溟蒙,神符道契浮丘公。
英爽莹澈表里融,倏忽飞驭凌刚风。
凤凰承翼声雝雝,胎仙舞导游方蓬。
帝闵赤子颠厓中,旱乾水溢瘝谁恫。
分司百灵前丰窿,琼台琳宇环奇峰,
时驾玉辂沧溟东。
迩来烈日势蕴隆,稻田若若枯病我农。
字民所觊惟看年丰,九关虎守呼莫从。
高真慈念亟感通,天瓢一洒神马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神明降临的场景,金色的宫殿象征着福地,佩戴着象征祥瑞的苍龙。神明坐在五岳之上,威仪四方,无畏无惧地行走在虚空中。此时,世间的污浊似乎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神明的存在超越了常人的理解。英明的神明如同清澈的水,迅速地驾驭着狂风而去。凤凰在空中飞舞,声响悦耳,胎仙则在空中舞动,引导着方蓬的仙人。帝王为百姓忧虑,干旱和洪水交替,让人心惶惶。神明分管百灵,丰收的希望在前方,琼台和琳宇环绕着奇峰,神明的车驾驶向东海。近来烈日炙烤,稻田干枯让农人心痛。百姓渴望丰收,守护之神却无人回应。高真神明的慈悲之念,急切地感动了天地,天上洒下甘露,神马飞奔而至。
黄应龙,宋代诗人,以道教文化为背景,诗作多涉及神秘与自然的结合,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与天灾频发,诗人以迎神的方式表达对神明的祈求与敬畏,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迎神词》是一首充满了道教气息的诗,诗人通过对神明降临的描绘,展现了对天命与自然的尊重与敬畏。全诗意象丰富,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神灵形象以及人间的苦乐。开头的“真人福地金庭宫”,直白地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拜,金庭宫象征着神圣与庄严,这样的开端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坐朝五岳位显宗”与“威仪卫从行虚空”,展现了神灵的权威与超然。与世俗的浑浊形成鲜明对比,神明的存在是清明而光辉的。诗中“凤凰承翼声雝雝”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神灵降临时的祥和气氛,给人以希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人间的疾苦,表现了百姓对丰收的渴望与对神明的呼唤,尤其是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无力感。在“高真慈念亟感通”中,诗人以期望的语气呼唤神明的仁慈,期盼能得到神明的垂怜与帮助。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绘神明的威严与庄重的同时,也反映了人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神明的描绘与对人间疾苦的反思,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神灵的期望,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复杂关系。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真人”指的是?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金庭宫”象征着_____。
判断题: 诗中描绘的凤凰声响悦耳,给人以希望。 (对/错)
对比《迎神词》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神灵的渴望,但《迎神词》更侧重于对神明的具体描绘,而《庐山谣》则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