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时间: 2025-05-13 15:32:30

诗句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5:32:30

原文展示:

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 卢纶 〔唐代〕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

白话文翻译:

在纶阁前,九华山下,彩色的仪仗队伍连绵不断。 洞门开启迎接旭日,清禁的秋天显得格外肃穆。 霜覆盖了朝会的容貌,钟声和漏声传递着时间的流逝。 摇动的玉珰伴随着羽扇,端正的冠帽进入炉烟之中。 用麟笔删改金篆,用龙绡推荐玉编。 汲取书籍由荀勖确定,汉史由蔡邕专门负责。 御竹暗中通向笋,宫池暗中泻出泉水。 乱丛中缠绕着柔弱的蕙草,坠落的叶子洒在枯萎的莲花上。 列署中一同游玩的日子,重江一同被贬的年份。 登封时议论草书,侍讲时回忆同席的情景。 沧海的风涛广阔,黝山的瘴雨偏多。 唯有应将这珍贵的书信封好,赠送给远方的人,以展现其美丽。

注释:

字词注释:

  • 纶阁:古代官署名,此处指集贤院。
  • 九华:山名,位于今安徽省。
  • 森沈:深沉而庄严。
  • 彩仗:彩色的仪仗队伍。
  • 洞门:宫殿的大门。
  • 清禁:宫廷的禁地。
  • 朝容:朝会的容貌。
  • 钟馀漏唱:钟声和漏声,古代计时工具。
  • 摇珰:摇动的玉珰,古代官员的装饰品。
  • 端弁:端正的冠帽。
  • 麟笔:古代传说中的神笔。
  • 金篆:金色的篆书。
  • 龙绡:传说中的神物,此处指珍贵的织物。
  • 汲书:汲取书籍。
  • 荀勖:晋代学者,曾整理书籍。
  • 汉史:汉代的史书。
  • 蔡邕:东汉文学家,曾参与编纂《汉书》。
  • 御竹:宫廷中的竹子。
  • 宫池:宫廷中的池塘。
  • 弱蕙:柔弱的蕙草。
  • 枯莲:枯萎的莲花。
  • 列署:官署。
  • 重江:重重的江河,此处指被贬的地方。
  • 登封:古代帝王登基时的封禅仪式。
  • 思议草:议论草书。
  • 侍讲:侍奉皇帝讲学。
  • 沧海:广阔的海洋。
  • 黝山:深色的山。
  • 瘴雨:热带山林中的湿热雨。
  • 缄上宝:封好的珍贵书信。
  • 赠远:赠送给远方的人。
  • 呈妍:展现美丽。

典故解析:

  • 麟笔:古代传说中的神笔,象征着文才和学问。
  • 荀勖定:荀勖是晋代学者,曾整理书籍,此处指书籍的整理和确定。
  • 蔡邕专:蔡邕是东汉文学家,曾参与编纂《汉书》,此处指专门负责编纂史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纶(约737-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以诗才著称。卢纶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语言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集贤院与常舍人等人聚会时所作,通过描绘宫廷的景象和文人的活动,表达了对文才和学问的赞美,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和文人的雅致。诗中“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描绘了集贤院的庄严景象,而“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则进一步以宫廷的肃穆来衬托文人的高雅。诗中还融入了对文才和学问的赞美,如“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如“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卢纶的诗才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纶阁九华前,森沈彩仗连”:描绘集贤院的庄严景象,彩色的仪仗队伍连绵不断。
  2. “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宫殿的大门开启迎接旭日,宫廷的秋天显得格外肃穆。
  3. “霜满朝容备,钟馀漏唱传”:霜覆盖了朝会的容貌,钟声和漏声传递着时间的流逝。
  4. “摇珰陪羽扇,端弁入炉烟”:摇动的玉珰伴随着羽扇,端正的冠帽进入炉烟之中。
  5. “麟笔删金篆,龙绡荐玉编”:用麟笔删改金篆,用龙绡推荐玉编,表达对文才和学问的赞美。
  6. “汲书荀勖定,汉史蔡邕专”:汲取书籍由荀勖确定,汉史由蔡邕专门负责,强调学问的重要性和专门性。
  7. “御竹潜通笋,宫池暗泻泉”:御竹暗中通向笋,宫池暗中泻出泉水,描绘宫廷的幽静景象。
  8. “乱丛萦弱蕙,坠叶洒枯莲”:乱丛中缠绕着柔弱的蕙草,坠落的叶子洒在枯萎的莲花上,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9. “列署齐游日,重江并谪年”:列署中一同游玩的日子,重江一同被贬的年份,回忆过去的时光。
  10. “登封思议草,侍讲忆同筵”:登封时议论草书,侍讲时回忆同席的情景,表达对文人和学问的怀念。
  11. “沧海风涛广,黝山瘴雨偏”:沧海的风涛广阔,黝山的瘴雨偏多,描绘广阔的自然景象。
  12. “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唯有应将这珍贵的书信封好,赠送给远方的人,以展现其美丽,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麟笔删金篆”中的“麟笔”比喻神笔,“金篆”比喻珍贵的文字。
  • 拟人:如“摇珰陪羽扇”中的“摇珰”拟人化,仿佛与人一同陪伴。
  • 对仗:如“洞门开旭日,清禁肃秋天”中的“洞门”与“清禁”,“开旭日”与“肃秋天”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宫廷景象和文人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文才和学问的赞美,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展现了卢纶的诗才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纶阁:集贤院的庄严景象。
  • 九华:山名,象征着高雅。
  • 彩仗:彩色的仪仗队伍,象征着庄严。
  • 洞门:宫殿的大门,象征着开启。
  • 清禁:宫廷的禁地,象征着肃穆。
  • 霜:朝会的容貌,象征着庄严。
  • 钟馀漏唱:钟声和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摇珰:摇动的玉珰,象征着高雅。
  • 端弁:端正的冠帽,象征着庄严。
  • 麟笔:神笔,象征着文才。
  • 金篆:金色的篆书,象征着珍贵。
  • 龙绡:珍贵的织物,象征着高雅。
  • 汲书:汲取书籍,象征着学问。
  • 荀勖:学者,象征着学问的整理。
  • 汉史:汉代的史书,象征着专门性。
  • 蔡邕:文学家,象征着专门性。
  • 御竹:宫廷中的竹子,象征着幽静。
  • 宫池:宫廷中的池塘,象征着幽静。
  • 弱蕙:柔弱的蕙草,象征着自然美。
  • 枯莲:枯萎的莲花,象征着自然美。
  • 列署:官署,象征着过去的时光。
  • 重江:重重的江河,象征着被贬的地方。
  • 登封:封禅仪式,象征着高雅。
  • 思议草:议论草书,象征着学问。
  • 侍讲:侍奉皇帝讲学,象征着高雅。
  • 沧海:广阔的海洋,象征着广阔。
  • 黝山:深色的山,象征着深沉。
  • 瘴雨:热带山林中的湿热雨,象征着自然。
  • 缄上宝:封好的珍贵书信,象征着珍贵。
  • 赠远:赠送给远方的人,象征着思念。
  • 呈妍:展现美丽,象征着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纶阁九华前”中的“纶阁”指的是什么? A. 集贤院 B. 宫殿 C. 山名 D. 官署

  2. 诗中“麟笔删金篆”中的“麟笔”象征什么? A. 神笔 B. 珍贵的笔 C. 普通的笔 D. 金色的笔

  3. 诗中“唯应缄上宝,赠远一呈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文才的赞美 B. 对学问的赞美 C. 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D. 对自然美的欣赏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卢纶的《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十二韵寄赠江南徐薛二侍郎》与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卢纶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文才和学问的赞美,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卢纶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卢纶的部分诗作。
  • 《唐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卢纶的创作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菊花五首 菊花五首 菊花五首 菊花五首 菊花五首 菊花十二首 菊花十二首 菊花十二首 菊花十二首 菊花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秦琼卖马 缩恧 抿泣 衣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出使 拉闲散闷 行字旁的字 阐幽显微 秋卷 包含士的成语 見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一怀愁绪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男开头的成语 临财不苟 首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