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西台李侍御》

时间: 2025-04-26 22:12:40

诗句

二千馀里采琼瑰,到处伤心瓦砾堆。

唯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2:40

原文展示:

寄西台李侍御

二千馀里采琼瑰,到处伤心瓦砾堆。
唯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向朋友李侍御寄送问候的情感。诗人经历了两千多里的路途,收集了许多美丽的珍宝,但所到之处却满是伤感和破碎的景象。唯有周柱史的绣衣,独自将珠玉挂在西台,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注释:

  • 二千馀里: 两千多里,形容路程遥远。
  • 琼瑰: 珍贵的美玉或美丽的花卉,象征着美好和珍贵的事物。
  • 伤心: 形容心情沉重,悲伤。
  • 瓦砾堆: 破碎的瓦片和石头,象征着战争或灾难带来的破坏。
  • 绣衣: 精美的绣制衣物,象征着富贵和身份。
  • 周柱史: 指代一位名叫周柱史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珠玉: 指珍贵的珠宝,象征着财富和美好。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美玉与绣衣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感慨。用“西台”可能暗指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象征着高贵的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施肩吾旅途中,反映了他在漫长旅程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破碎景象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提到“二千馀里采琼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然而,接下来的“到处伤心瓦砾堆”则使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悲伤,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使得读者在欣赏美丽的同时,感受到深刻的社会现实。最后一句“唯有绣衣周柱史,独将珠玉挂西台”则让人看到在悲伤的景象中,依然存在着美好的希望和追求,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仍然坚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展现了施肩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千馀里采琼瑰: 诗人远行千里,努力寻找美好的事物,表现出他对美的追求。
  2. 到处伤心瓦砾堆: 描述了旅途中所见的悲惨景象,反映出社会动乱或人心惶惶的状态。
  3. 唯有绣衣周柱史: 提到一个特定的人,代表着诗人心中珍贵的友谊与美好的人情。
  4. 独将珠玉挂西台: 结尾强调了在困境中仍然有珍贵的东西存在,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美玉与瓦砾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冲突。
  • 象征: 珠玉、绣衣象征着财富、美好和人际关系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矛盾,表达了在困境中对希望和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琼瑰: 象征珍贵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瓦砾: 代表破碎与无奈,揭示了现实的悲惨。
  • 绣衣: 象征富贵与身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琼瑰”最可能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珍贵的美玉或花卉
    c) 一种饮料

  2. 诗人在旅途中见到的“瓦砾堆”象征着: a) 丰收的希望
    b) 破碎与伤感
    c)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周柱史”可能是: a) 诗人的敌人
    b) 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c) 一位历史人物

答案:

  1. b) 珍贵的美玉或花卉
  2. b) 破碎与伤感
  3. b) 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可以将施肩吾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施肩吾更侧重于对现实的反思与感伤,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赋月华临静夜 送王嗣之典仪城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将归山 对月 塞下曲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一作武功县闲居) 闲居遣怀十首 李侍郎修路 解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如 遗钿坠舄 斤字旁的字 一切之权 清素车 全身远祸 蒲州梆子 亠字旁的字 玉种 隹字旁的字 井陉 羊字旁的字 终非了局 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访的成语 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字旁的字 博闻强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