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裴秀才归淮南》

时间: 2025-07-27 23:10:37

诗句

怪来频起咏刀头,枫叶枝边一夕秋。

又向江南别才子,却将风景过扬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10:37

原文展示:

送裴秀才归淮南
施肩吾 〔唐代〕

怪来频起咏刀头,
枫叶枝边一夕秋。
又向江南别才子,
却将风景过扬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裴秀才的送别之情。诗人感慨于频繁吟咏刀头(指刀锋或刀刃),在秋天的枫叶树下,感受到一阵阵的忧伤。此时正是与江南的才子告别,然而当他回望时,风景却已经越过了扬州,令人感慨万千。

注释:

  • 怪来:感到奇怪或惋惜。
  • 频起:频繁地开始。
  • 咏刀头:咏叹刀锋,可能象征着人生的艰辛和磨难。
  • 枫叶:象征秋天的来临,寄托了离别的愁绪。
  •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富饶而美丽。
  • 才子: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 扬州:古代著名的水乡,风景如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约766年-约834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肩吾,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见称,风格多变,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施肩吾在送别友人的场合,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和离别情绪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

诗歌鉴赏:

《送裴秀才归淮南》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开头的“怪来频起咏刀头”,可以看作是对生活中磨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苦涩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秋天的枫叶,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暗示着离别的无奈与惆怅。

“又向江南别才子”,这一句不仅是对裴秀才的送别,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而“却将风景过扬州”则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思索,显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展现了施肩吾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友人深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怪来频起咏刀头:诗人感到奇怪,频繁吟咏刀锋,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痛苦。
  • 枫叶枝边一夕秋:枫叶的红色映衬着秋天的到来,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 又向江南别才子:再次与才子告别,表现了对友人的珍视及不舍之情。
  • 却将风景过扬州:回顾美丽的景色,暗含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刀头”比作人生的艰难之处。
  • 对仗:诗中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利用“枫叶”“江南”等意象传达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刀头: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 枫叶: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离别的愁绪。
  • 江南:象征美好、富饶的生活环境。
  • 扬州:象征着繁华与美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怪来频起咏刀头”是什么意思?

    • A. 反复吟咏人生的无奈
    • B. 频繁咏叹刀锋的艰辛
    • C. 感到奇怪的事情
  2. “枫叶”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秋天的美好
    • B. 离别的愁绪
    • C. 生命的希望
  3. 诗人对裴秀才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深情厚谊
    • C. 轻松幽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送裴秀才归淮南》均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王勃的作品更强调对未来的期待,而施肩吾则更侧重于对当下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七十 望行人 秋色 关山月 山中 乌夜啼二首 题建宁府分水岭铺 隋堤草 次南安务前水亭赵介叔韵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巍丽 功德圆满 折文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完璧归赵 芦结尾的成语 茅蕝 鸿门宴 干字旁的字 才大气高 顿首再拜 东方千骑 鹓鹭成行 史君子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