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3:48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李清照 〔宋代〕
夜来沉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余香,
更得些时。
昨夜沉醉于酒,卸妆时却已迟了,
梅花的细枝上只剩下残花。
酒醒时,春梦被微醺的气息打破,
梦中的归路却遥不可及。
四周寂静,月光依旧温柔,
翠色帘幕低垂。
我捻着残存的花瓣,轻轻嗅着余香,
再多留一会儿时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梅花”在中国诗歌中常常象征坚韧和高洁,李清照的用意在于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经历了南宋的动荡,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尤为深刻。
创作背景
《诉衷情》创作于李清照的晚年,正值她身处困境,经历了家庭变故和国家的动荡,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失落在这首词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是李清照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整首词以“夜来沉醉”开篇,展现了一个醉酒后的女子,沉浸在春夜的美好与温柔之中。这里的“沉醉”不仅是对酒的陶醉,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依恋。
“梅萼插残枝”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已不复存在。梅花的残蕊象征着逝去的青春和无可奈何的失落感。接下来的“酒醒熏破春睡”,则将这种失落感进一步深化,酒醒后的清醒与恍惚之间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现实。
“人悄悄,月依依”,诗人用“人”和“月”形成对比,月亮的依依不舍与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反差,令人感受到一种寂静的哀伤。最后的“更挼残蕊,更捻余香”,则是对过去的追忆与不舍,诗人希望在这残余的美好中多留一些时光,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情和眷恋。
李清照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敏感与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逝去美好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融合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李清照对生命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清照的《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欢愉
B. 失落与怀念
C. 忍耐与坚持
“梅萼插残枝”中的“梅萼”象征着什么?
A. 新的开始
B. 过去的美好
C.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月依依”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孤独与依恋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与辛弃疾的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对李清照的《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经典诗词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