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4
《战城南》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去年的战斗发生在桑干河,今年的战斗则是在葱河道。士兵们在海边洗兵,马匹在天山的雪草上奔跑。万里长征的战斗,三军都已衰老。匈奴人把杀戮当作耕作,古往今来只见白骨与黄沙的田野。秦朝时筑城以避胡人,汉朝时烽火依旧在燃烧。烽火不停,战争无休。野外战斗中死去,败马在天上悲鸣。乌鸦啄食人的肠子,叼着飞向挂在枯树上的枝头。士兵们躺在草丛中,指挥官却无能为力。这才明白,兵器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使用它。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豪放、奔放的个性和高远的情怀著称,作品内容涵盖了山水、历史、人生等多个方面。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李白对此深感痛心,遂以诗歌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士兵命运的悲叹。
《战城南》通过描写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苦难,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开头两句交代了战斗的发生地点,表现出战争的频繁与无情。接下来的描写则突出了战争对士兵的摧残,"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体现了士兵们的疲惫与无奈。李白运用生动的意象,如"乌鸦啄人肠",极具视觉冲击力,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悲哀。诗中最后的反思,"兵者凶器",更是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揭示,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厌恶。全诗情感沉重,语言简练而蕴含深意,充分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思想与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苦难,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战城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匈奴”指的是哪类人:
A. 农民
B. 游牧民族
C. 商人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悲伤与反思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