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0:26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吕温 〔唐代〕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在贞元十四年,干旱严重,看到权贵之家移植芍药花。
广阔的原野和青垄逐渐被尘土覆盖,汲水、开园每天都在进行。
四月时节,花儿盛开,权贵们却只顾着移植芍药,
却不知有多少人忧虑国家的疾苦呢?
此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特别是对于干旱的无奈和对权贵的讽刺。诗中提到的“权门”与“忧国”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那些只顾个人享乐的权贵的对立。
吕温,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风格清新流畅。
在贞元十四年,因干旱导致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写权贵的奢侈生活与民众的困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这首诗以干旱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却又因干旱而变得荒凉的景象,开篇“绿原青垄渐成尘”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接着通过“汲井开园日日新”表现出人们在艰难环境中仍努力生活的状态。诗人在描写权贵移植芍药时,流露出一种讽刺和无奈,暗示这些人只关心个人享乐,完全忽视了国家的困境与民众的苦难。最后一句“不知忧国是何人”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与愤怒,既是对权贵的指责,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无奈呼喊。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批判,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切与对权贵的讽刺。
诗中提到的“权门”指的是?
A. 农民
B. 平民
C. 权贵
D. 士人
“四月带花移芍药”中“移”的意思是?
A. 移动
B. 种植
C. 摘取
D. 观看
此诗反映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
A. 经济繁荣
B. 民众疾苦与权贵享乐
C. 文化交流
D. 自然灾害
《春望》与《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感慨。
《登高》通过更为宏观的视角抒发对时局的忧虑,与吕温的具体场景对比,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