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6: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6:27:16
不寐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年来百念如灰冷,
何物关心搅睡眠。
奠枕不容安丙夜,
乘轺端复类丁年。
曲中谁辨齁齁趣,
梦裹难成栩栩然。
只恐睡蛇钩已尽,
髦蛮难到曲屏边。
这几年心中百般思绪如同灰烬般冰冷,
是什么在牵挂搅扰我的睡眠呢?
即使枕头上也无法安然入睡的丙夜,
坐在轿子上又似乎回到了丁年。
曲中谁又能分辨那齁齁的趣味,
梦中难以成就那栩栩如生的景象。
唯恐睡梦中的蛇钩已经用尽,
而髦蛮的舞者却难以到达那曲屏边。
葛立方,生于宋代,字子先,号白云,曾任职于官场。他的诗词多表现个人情感、社会现实以及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含蓄。葛立方的作品常常蕴含哲理,具有一定的文学及历史价值。
《不寐》写于作者遭遇困扰与思虑重重的时期,反映了他在生活与内心之间的挣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夜晚失眠情景,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在失眠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沉重。诗人以“年来百念如灰冷”开篇,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内心的无奈与烦躁。接下来的“何物关心搅睡眠”则表现了对内心深处的思考与反省,似乎在探寻是什么让自己如此难以入眠。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交替描写了梦境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曲中谁辨齁齁趣”一句,暗示了对生活琐事的困惑与无奈;而“梦裹难成栩栩然”则揭示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隔阂。最后,诗人用“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作结,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隐含着对失去与无能为力的无奈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也颇具匠心,灰冷的思绪、夜晚的沉寂以及梦与现实的交错,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这种孤独不仅是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也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显得更加厚重。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困扰时的无奈与渴望。诗人通过对失眠夜晚的描写,传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揭示了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孤独感。
这些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年来百念如灰冷”中的“百念”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感情
B. 诗人的思绪
C. 诗人的经历
D. 诗人的记忆
“奠枕不容安丙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
C. 幸福
D. 愤怒
诗中“曲中谁辨齁齁趣”主要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困惑?
A. 生活的乐趣
B. 对爱情的理解
C. 对人生的思考
D. 对自然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