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时间: 2025-07-12 04:09:34

诗句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09:34

原文展示: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作者: 石茂华 〔明代〕

朔风万里入衣多,
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
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
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
乡关回首愧烟萝。


白话文翻译:

在北风呼啸的万里长空中,寒风刺骨,我的衣服裹得很紧;高空中,一只孤雁嘹亮地飞过。鱼泽滩头,猎马嘶鸣,似乎在追逐着什么;在省嵬城旁,我眺望着滔滔的黄河。香醪欲醉,正值重阳佳节,我的壮志依旧为出塞之歌而激昂。远望苍穹,视野因那高高的云彩而无法尽览;回首故乡,心中不免感到愧疚,烟雾缭绕的地方。


注释:

字词注释:

  • 朔风:北风,寒冷的风。
  • 嘹呖:形容雁叫的声音。
  • 鱼泽:指鱼类栖息的水边,可能特指某个地方。
  • 香醪:一种香甜的酒,常在重阳节饮用。
  • 茱萸节:指重阳节,传说这一天要佩戴茱萸以避邪。
  • 骋望:放眼远望。
  • 烟萝:指故乡的烟雾缭绕,茂密的藤萝。

典故解析:

  •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寓意长寿。
  • 出塞歌:出塞诗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通常表达对边疆生活的向往与抒发英雄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茂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壮志豪情和对故乡的眷念。石茂华的诗风格清新,语言生动,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长城,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壮志未酬的惋惜。长城象征着民族的防御与坚韧,诗人在此时此景中更感受到时代的责任与个人的渺小。


诗歌鉴赏: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壮志的诗作。诗以“朔风万里入衣多”开篇,描绘了寒冷的北风和大自然的壮丽,通过感官的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身处长城关的那种严寒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秋天的孤雁划过天际,营造出一种孤寂感,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猎马的嘶鸣与黄河的壮观,展现出大自然的气势与生命的活力,这里既有对边疆的向往,也有对自由的渴望。香醪的提及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但诗人内心的壮志未酬,依然在“出塞歌”的情怀中徘徊,表现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最后两句“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高处俯瞰万物,但视野却被高云遮挡,既是对理想的向往,也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而回望故乡,心中充满愧疚,仿佛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自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风万里入衣多:北风凛冽,长途旅行使衣物增添了寒意。
  2. 嘹呖寒空一雁过:高空中飞过一只孤雁,声音清脆,渗透着孤独感。
  3. 鱼泽滩头嘶猎马:在水边,猎马的嘶鸣声传来,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4. 省嵬城畔看黄河:在省嵬城旁,俯瞰滔滔黄河,象征着壮阔与历史。
  5. 香醪欲醉茱萸节:重阳佳节,饮酒作乐,暗示节日的欢愉。
  6. 壮志还为出塞歌:虽有节日欢愉,心中壮志仍向往边塞生活。
  7. 骋望因高云外尽:视野因高云而受限,象征对理想的追求与未能实现。
  8. 乡关回首愧烟萝:回首故乡,感到愧疚,烟雾缭绕更显迷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香醪欲醉”与“壮志还为”,形成对称之美。
  • 比喻:将黄河比作壮观的景象,增强了意象的表现力。
  • 拟人:猎马的嘶鸣仿佛在诉说情感,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未酬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着严寒与孤独。
  • 孤雁:代表孤独的追求与思乡之情。
  • 猎马:体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奔放。
  • 黄河:象征着历史的伟大与民族的记忆。
  • 茱萸:代表着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对长寿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清明节
    答案:B

  2. “香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果实
    答案:B

  3. 诗人回首故乡时感到的是什么?
    A. 喜悦
    B. 愧疚
    C. 自豪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是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感慨的表达。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诗词对比:

  • 比较《九月九日登长城关》与《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但《九月九日》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壮志未酬,而《登高》则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 《诗词鉴赏与解析》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内容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记杂画 卖炭图 寄题小孤山二首 杂咏一百首·平后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 其一 和西外赵知宗 两曜二首 题研六言四首 其一 第一砚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断断休休 禾字旁的字 餔糟歠醨 肃然生敬 立字旁的字 椎拍輐断 走之旁的字 治掌 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左权 立锥之土 同心僯力 龠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黔口 赢粮景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