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8:39:48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作者: 石茂华 〔明代〕
朔风万里入衣多,
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
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
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
乡关回首愧烟萝。
在北风呼啸的万里长空中,寒风刺骨,我的衣服裹得很紧;高空中,一只孤雁嘹亮地飞过。鱼泽滩头,猎马嘶鸣,似乎在追逐着什么;在省嵬城旁,我眺望着滔滔的黄河。香醪欲醉,正值重阳佳节,我的壮志依旧为出塞之歌而激昂。远望苍穹,视野因那高高的云彩而无法尽览;回首故乡,心中不免感到愧疚,烟雾缭绕的地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石茂华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壮志豪情和对故乡的眷念。石茂华的诗风格清新,语言生动,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长城,心中感慨万千,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壮志未酬的惋惜。长城象征着民族的防御与坚韧,诗人在此时此景中更感受到时代的责任与个人的渺小。
《九月九日登长城关》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壮志的诗作。诗以“朔风万里入衣多”开篇,描绘了寒冷的北风和大自然的壮丽,通过感官的细腻描写,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身处长城关的那种严寒与孤独。在这样的环境下,秋天的孤雁划过天际,营造出一种孤寂感,强调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猎马的嘶鸣与黄河的壮观,展现出大自然的气势与生命的活力,这里既有对边疆的向往,也有对自由的渴望。香醪的提及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但诗人内心的壮志未酬,依然在“出塞歌”的情怀中徘徊,表现出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最后两句“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在高处俯瞰万物,但视野却被高云遮挡,既是对理想的向往,也暗示着对现实的无奈。而回望故乡,心中充满愧疚,仿佛是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自己理想未能实现的自责。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壮志未酬的惋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清明节
答案:B
“香醪”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果实
答案:B
诗人回首故乡时感到的是什么?
A. 喜悦
B. 愧疚
C. 自豪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背景、内容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