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

时间: 2025-05-10 00:33:25

诗句

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

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0:33:25

原文展示: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 邵雍 〔宋代〕 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可叹五霸争夺周朝的残余,可笑三国瓜分汉朝的遗留。何如我这无才之人闲坐一旁,平日里云水环绕我的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堪嗟:可叹。
  • 五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 周烬:周朝的残余。
  • 三分:指三国时期,即魏、蜀、吴。
  • 汉馀:汉朝的遗留。
  • 不才:自谦之词,意指无才。
  • 闲处坐:闲暇时静坐。
  • 云水:指自然景色中的云和水。
  • 衣裾:衣襟。

典故解析:

  • 五伯争周烬:指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争夺周朝的残余势力。
  • 三分拾汉馀:指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瓜分汉朝的遗留势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选择远离纷争、享受自然宁静生活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简要回顾,表达了作者对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堪嗟五伯争周烬,可笑三分拾汉馀”两句,以历史上的争霸事件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权力斗争的轻蔑态度。后两句“何似不才闲处坐,平时云水绕衣裾”则直接表达了作者选择远离纷争,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生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堪嗟五伯争周烬”:作者感叹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争夺周朝的残余势力,表达了对历史纷争的感慨。
  • 第二句“可笑三分拾汉馀”:作者嘲笑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瓜分汉朝的遗留势力,显示了对权力斗争的轻蔑。
  • 第三句“何似不才闲处坐”:作者自谦无才,选择闲暇时静坐,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第四句“平时云水绕衣裾”:作者描述平日里云水环绕自己的衣襟,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五伯争周烬”和“三分拾汉馀”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的争霸事件。
  • 对仗:诗中“堪嗟”与“可笑”,“五伯争周烬”与“三分拾汉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历史纷争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争霸事件和自己的闲适生活,作者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水:象征自然美景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衣裾:象征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伯争周烬”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三国时期 答案:A

  2. 诗中“三分拾汉馀”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三国时期 答案:C

  3. 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感慨 B. 对权力斗争的轻蔑 C.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作者远离尘嚣,回归田园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邵雍的《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邵雍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历史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自然美景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作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同李水部孟玉詹进士泮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二 西湖春晓 西湖荷花 西湖十咏 其四 西湖曲五首 其一 西湖竹枝词(三首) 西湖访古 西湖晓行 西湖小筑次韵答子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根结盘据 包含谭的词语有哪些 瞎灯黑火 潜踪匿影 比似 选贤任能 麥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湮落 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痞子 迕意 风流冤孽 曰字旁的字 万不一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泽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