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盛衰吟》

时间: 2025-05-02 22:57:31

诗句

势盛举头方偃蹇,气衰旋踵却嗟吁。

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57:31

原文展示:

盛衰吟 邵雍 〔宋代〕

势盛举头方偃蹇,气衰旋踵却嗟吁。 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

白话文翻译:

权势鼎盛时,人们昂首自得;气运衰败时,转身即叹息。 那些被天下人称为贤者的人,天下又何曾真正被他们所欺骗。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骄傲自得的样子。
  • 旋踵(xuán zhǒng):转身,比喻时间极短。
  • 厚诬(hòu wū):严重的欺骗或诬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哲理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贤者虚名的批判。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官场腐败,贤愚不辨。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社会现象后,对权势与贤德的反思。

诗歌鉴赏: 邵雍的《盛衰吟》通过对比权势的盛衰和贤者的虚名,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们对权势的盲目追求。诗中“势盛举头方偃蹇”描绘了权势鼎盛时人们的自满和骄傲,而“气衰旋踵却嗟吁”则反映了权势衰败时的无奈和叹息。后两句“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则是对那些被尊为贤者却名不副实的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真正贤德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势盛”与“偃蹇”的对比,描绘了权势鼎盛时人们的自满状态。
  • 第二句用“气衰”与“旋踵却嗟吁”形成对比,表达了权势衰败时的无奈和叹息。
  • 第三、四句通过“厚诬”与“称贤者”的对比,批判了那些名不副实的贤者,强调了社会的虚伪和不可欺骗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势盛”与“气衰”,“偃蹇”与“旋踵却嗟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反问:最后一句使用反问,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权势盛衰和贤者虚名的描绘,批判了社会的虚伪和人们对权势的盲目追求,强调了真正贤德的重要性和社会的不可欺骗性。

意象分析:

  • “势盛”与“气衰”:象征权势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
  • “偃蹇”与“旋踵却嗟吁”: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权势面前的态度变化。
  • “厚诬”与“称贤者”:揭示了社会对贤者的误解和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偃蹇”一词的意思是? A. 谦虚 B. 骄傲自得 C. 叹息 D. 转身
  2. 作者通过“厚诬天下称贤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A. 对贤者的赞美 B. 对贤者的批判 C. 对社会的赞美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同样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真正贤德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祝江海学刊复刊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寿淩鹤石老八十诞辰沪上三首 其一 如梦令 如梦令 寄外 如梦令 其一 春情 如梦令 和韵 如梦令 其三 早春郊试 如梦令 题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糸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生寡食众 鬯字旁的字 号开头的成语 包含冻的词语有哪些 扫堂子 包含衄的词语有哪些 璇珠 攫金不见人 有如白水 烫手山芋 失马塞翁 穿靴带帽 以学愈愚 母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秉公任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