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紫竹花》

时间: 2025-07-12 04:44:40

诗句

长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

窗南高卧追凉际,时有微香逗晚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44:40

原文展示:

长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窗南高卧追凉际,时有微香逗晚风。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长夏时节,居住的景色无尽无穷,花儿在芳香的台阶上竞相开放,翠绿成丛。我在窗南高卧,享受着凉爽的时光,时不时有淡淡的花香随着晚风飘来。

注释:

  • 长夏:指漫长的夏季。
  • 幽居:幽静的居所,表示环境清幽。
  • 景不穷:景色丰富而不尽,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
  • 芳砌:芳香的台阶,形容花开的地方。
  • 翠成丛:翠绿的植物相聚成丛。
  • 窗南高卧:在窗户南侧高高躺着,享受凉风。
  • 追凉际:寻找凉爽的时刻。
  • 微香:淡淡的香气。
  • 逗晚风:轻轻撩拨晚风,形容香气随着风飘荡。

典故解析: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的结合,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晏殊(991-1055),字子华,号小山,北宋词人、诗人及政治家,擅长词赋,以清新婉约、风雅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和人生的哲理,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那个时代文人崇尚隐逸,追求生活的清幽与自然美。诗中描绘的景象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理想相符,表现了诗人对夏日幽居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紫竹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生活画面。诗人在长夏的幽静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惬意。前两句“长夏幽居景不穷,花开芳砌翠成丛”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夏季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诗中的“幽居”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窗南高卧追凉际”,则传达了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他在窗边高卧,享受着清凉的微风,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时有微香逗晚风”,则通过感官的描写,将自然的气息引入诗中,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花香。这些意象的交织,不仅让人感受到夏季的美丽,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夏幽居景不穷:描绘长夏时节的幽静居所,景色丰富而美好。
    2. 花开芳砌翠成丛:花儿盛开,芳香弥漫,形成美丽的景致。
    3. 窗南高卧追凉际:诗人躺在窗南,享受着凉爽的气候。
    4. 时有微香逗晚风:偶尔有花香飘来,伴随着晚风轻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一种悠然的生活状态。
    • 拟人:花香“逗”晚风,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长夏:象征着热情与生机。
  • 幽居:代表宁静与隐逸。
  • 花开芳砌: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繁荣。
  • 微香:代表生活中的细腻与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夏幽居景不穷”中“幽居”指什么? A. 热闹的城市
    B. 幽静的住所
    C. 旅游胜地

  2. 诗人在哪个地方高卧? A. 窗东
    B. 窗南
    C. 窗北

  3. 诗中提到的“微香”是什么的香气? A. 食物
    B. 花香
    C. 水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诗词对比

    • 晏殊《紫竹花》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晏殊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的情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晏殊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 雪中登净远亭四首 乙未和杨谨仲教授春兴 上巳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顺伯林景思游湖上得十绝句呈同社 其八 李与贤来访,自言所居幽胜,甚似剡溪。因以 和徐盈赠诗 雪用欧阳公白战律,仍禁用映雪访戴等故事,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 其一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 悯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绞丝旁的字 弇中 图穷匕见 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止川行 师老民困 倚庐之望 耒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似梦初觉 爪牙之将 平板三轮儿 口字旁的字 柿霜 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荣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