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3:1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3:13:25
未惜诗脾苦,端令鬼胆寒。
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作者今犹古,灯前捲又看。
不辞须撚断,只苦句难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艰辛的感慨。他并不在乎自己创作时的痛苦,但却让人感到恐惧。我的才情已经耗尽三次,而你的思绪却如九江般广阔。作者的风采仍然如昔,在灯下翻阅诗篇。尽管我不辞辛苦去撰写,却仍然觉得句子难以安放。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常常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四首》是杨万里在与友人交游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趣和共同的文学追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文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诗会友的风尚。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的创作苦恼与友人的广阔思维,展现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孤独和无奈。首句“未惜诗脾苦”,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创作艰辛的自嘲与接受,接着“端令鬼胆寒”进一步强调了他作品的震撼力和深邃感,使人感到恐惧。这种反差也让人理解到,尽管诗人心中有火,但才华的耗尽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
“吾才三鼓竭”则在语气上流露出诗人的自谦,表现出他对自己才华的怀疑与不安。而“君思九江宽”则将友人的思维与自己的狭隘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友人的深邃与广博。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也反映出他内心的苦涩与自责。
最后两句“作者今犹古,灯前捲又看”表达了对古诗的热爱与不断学习的态度。尽管创作过程艰难,但他仍然不辞辛劳。而“只苦句难安”则是对创作状态的一种无奈总结,句子难以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出创作的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艰辛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卓越才华的敬佩。尽管创作过程常常让人感到无奈,但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依然是诗人心中不灭的火焰。
诗人对创作过程的态度是怎样的?
“吾才三鼓竭”中的“三鼓”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江”主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