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竹醉日》

时间: 2025-05-23 01:41:39

诗句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

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1:41:39

原文展示:

竹醉日
作者: 晏殊 〔宋代〕
苒苒渭滨族,
萧萧尘外姿。
如能乐封殖,
何必醉中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渭水边的竹林中,竹子轻轻摇曳,似乎在吟唱着生活的乐章;而在尘世之外,竹子的姿态显得清幽优雅。如果能够享受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又何必在醉酒中迷失自我呢?

注释:

  • 苒苒:形容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竹林的生机。
  • 渭滨族:指的是渭水边的竹子,强调其生长的环境。
  • 萧萧:形容竹子在风中摇曳的声音,具有一种清冷的美感。
  • 尘外姿:意指超脱尘世的优雅姿态,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 乐封殖:乐于追求理想生活,享受自然的乐趣。
  • 醉中移:指在酒醉状态下的迷失,表达对清醒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渭水”是古代诗歌中常用意象,象征着清澈和宁静的生活状态;“醉中移”则反映了诗人对饮酒的反思,强调在享乐与清醒之间的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仲明,号远山,北宋时期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写作婉约派词作,风格典雅,情感细腻。他曾任官职,历任多个地方,深受皇帝器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诗歌鉴赏:

《竹醉日》以竹子为主要意象,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竹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清雅,诗中的“苒苒”和“萧萧”描绘了竹子生机勃勃的状态,似乎在与自然和谐共舞。诗人通过“如能乐封殖”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在追求内心宁静的同时,应当远离世俗的纷扰与醉酒的迷失。这种超脱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清雅的风范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苒苒渭滨族:表达竹林的生机,生动地描绘出竹子的繁茂。
  2. 萧萧尘外姿:强调竹子的清雅姿态,超脱于尘世之外。
  3. 如能乐封殖:如果能够享受理想的生活,何必拘泥于世俗。
  4. 何必醉中移:指在醉酒中迷失自我的无奈,提倡清醒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被比作一种理想生活的象征。
  • 拟人:竹子似乎在与自然对话,表现出灵动之美。
  • 对仗:诗中“苒苒”与“萧萧”形成对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雅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饮酒与迷失自我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与清雅。
  • 渭水:象征宁静、清澈的生活状态。
  • :象征对物质生活的迷失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苒苒”的意思是? A. 轻柔的
    B. 茂盛的
    C. 悲伤的

  2. 诗人对饮酒的态度是? A. 赞成饮酒
    B. 反思饮酒
    C. 不提饮酒

  3. 竹子象征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A. 富贵
    B. 高洁
    C.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里馆》:王维,通过竹子描绘隐逸生活。
  •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表达对山水田园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晏殊《竹醉日》与王维《竹里馆》:两者都描绘了竹子的清雅与宁静,但晏殊更强调内心的追求,而王维则着重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丽秋花 简马庄父 芍药花二首 刘宗古画过海寿星 题本觉寺 锦池泛舟赠庄器之二首 其一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赠道士张易 题尚友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世界遗产 魂不赴体 包含囿的词语有哪些 犯关排闼 体念 癶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一句撞倒墙 思乡 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包含稳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弥纶 豆字旁的字 文治武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老调重谈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