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至日雪后简在伯二首》

时间: 2025-05-22 06:37:16

诗句

一雪顿能晴,江山万里明。

故胜茅屋底,空听滴檐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6:37:16

原文展示:

至日雪后简在伯二首 赵蕃 〔宋代〕 一雪顿能晴,江山万里明。 故胜茅屋底,空听滴檐声。

白话文翻译:

一场雪后突然放晴,万里江山明亮如洗。 比起茅屋下,只能空听檐上的滴水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至日:指冬至这一天。
  • 顿:突然。
  • 故胜:比起。
  • 茅屋底:茅屋内。
  • 空听:只能听。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绘雪后晴天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过、姜夔等人交往,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冬至雪后,诗人通过对比雪后晴朗的江山与茅屋内的寂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至雪后晴天的壮丽景象。首句“一雪顿能晴”,用“顿”字突出了天气的突然变化,给人以惊喜之感。次句“江山万里明”,通过“万里明”三字,展现了雪后晴天的广阔与明亮,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后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雪顿能晴”:描述了雪后天气突然放晴的情景,用“顿”字增强了这种突然性。
  • “江山万里明”:描绘了雪后晴天的广阔与明亮,通过“万里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 “故胜茅屋底”: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认为自然的美景胜过茅屋内的寂静。
  • “空听滴檐声”:描绘了茅屋内只能听到檐上滴水声的寂静情景,与前文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雪后晴朗的江山与茅屋内的寂静,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 意象:通过“江山万里明”等意象,营造了壮丽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晴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和清新。
  • 晴:象征明亮和希望。
  • 江山:象征广阔和壮丽。
  • 茅屋:象征简朴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顿”字的作用是什么? A. 描述天气的突然变化 B. 描述雪的突然停止 C. 描述时间的突然流逝 答案:A

  2. 诗中“江山万里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雪后的寂静 B. 雪后的明亮 C. 雪后的寒冷 答案:B

  3. 诗中“故胜茅屋底”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茅屋生活的厌倦 C.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刘过的“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沁园春·雪后晚晴》)
  • 姜夔的“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暗香·旧时月色》)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刘过的“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都描绘了雪后晴天的景象,但赵蕃的诗更注重对比和感慨,而刘过的诗则更注重细腻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郡城晚望 久雨喜晴检阅计院纪以舂容之篇敬用韵为谢 九用喜雨韵三首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九十用喜雪韵四首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 饯赵物斛三首 寄樗寮张寺丞 和赵知录韵三首 和赵知录韵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裹腰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筋头 包含跄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飞兔 大人不记小人过 摘奸发伏 金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以义为利 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纡余为妍 马生角 池苑 目字旁的字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包含营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