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晦日寻崔戢、李封》

时间: 2025-04-26 18:03:10

诗句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3:10

原文展示

《晦日寻崔戢、李封》
作者:杜甫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白话文翻译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惊醒了我在床上的旧衣服。
起身望向天空,春天的气息渐渐温和柔和。
兴致来了没时间懒散,今晨我梳理了一下头发。
出门不需等待,徒步走在路上感到自由。
拄着拐杖我自在逍遥,不用去见官员和侯爵。
傍晚可以和崔、李二位朋友相聚,心意相通的真是难得。
每次经过他们家,酒杯总是会倾倒,真想在他们家多留一会。
很高兴在仁里结下了友谊,况且因为这个节日而相聚。
李生的园子快要荒废了,旧竹子却还长得挺茂盛。
引客来看他的打扫,随时都可以成酒席的献酬。
崔侯的初宴上,已经害怕那空酒杯带来的愁苦。
不知道如今世上的士人,是否都有这样的真情。
草芽已经青出,蜜蜂的声音也开始温暖地游动。
想着农具何时能够陈列,期待着武器能够休息。
古时的葛天民,不曾给黄屋带来忧愁。
直到今天阮籍等人,醉酒只为谋一身的安逸。
威凤高飞,长鲸吞噬九州。
地轴因此而翻动,百川也都随之奔流。
当我想高歌一曲,泪水恐怕无法收住。
浊酒其中有妙理,或许能安慰我这浮沉的心。

注释

  • 瓮牖:古代的窗户,通常指用瓮做的窗,寓意古朴。
  • 尸寝:尸体的卧室,指作者的床。
  • 杖藜:拄着拐杖,象征老年或行动不便。
  • 公与侯:指的是官员和贵族,表示杜甫不愿与之交往。
  • 崔李:指的是朋友崔戢和李封。
  • 草牙:嫩草,象征春天的到来。
  • 浊醪:浑浊的酒,暗示生活中的苦涩与欢愉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饱受苦难,诗歌中常体现对社会、民生的深刻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他的生活艰难,但他仍然渴望与朋友相聚,享受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晦日寻崔戢、李封》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杜甫通过描绘春天的到来和与友人相聚的快乐,表达了对自由、友谊与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温暖,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唤醒了沉睡的心灵,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接着,诗人起身梳头,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表现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对自由的渴望。

诗人对崔戢和李封的友情充满了珍视,晚上的相聚充满了欢愉,体现了人间真情的可贵。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们仍能在小聚中找到快乐。“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表现了对生活的努力与坚持,即使环境恶劣,依旧希望努力打理生活。

在描绘春天的气息时,诗人提到“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可能。最后,诗人感慨万千,面对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这句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苦楚与对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杜甫作为伟大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友谊的珍视,深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光入瓮牖,尸寝惊敝裘。

    • 早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惊醒了我在床上的旧衣服。
    • 通过阳光描绘清晨的宁静,旧衣服象征着诗人的困境和不堪。
  2. 起行视天宇,春气渐和柔。

    • 起身望向天空,春天的气息渐渐温和柔和。
    • 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3. 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

    • 兴致来了没时间懒散,今晨我梳理了一下头发。
    • 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4. 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

    • 出门不需等待,徒步走在路上感到自由。
    • 强调了对自由的渴望,反映出诗人的内心追求。
  5. 杖藜复恣意,免值公与侯。

    • 拄着拐杖我自在逍遥,不用去见官员和侯爵。
    • 显示出对世俗权贵的疏离与对独立生活的向往。
  6. 晚定崔李交,会心真罕俦。

    • 傍晚可以和崔、李二位朋友相聚,心意相通的真是难得。
    • 友情的珍贵与难得,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真诚。
  7. 每过得酒倾,二宅可淹留。

    • 每次经过他们家,酒杯总是会倾倒,真想在他们家多留一会。
    • 展现了对朋友的热情与对聚会的期待。
  8. 喜结仁里欢,况因令节求。

    • 很高兴在仁里结下了友谊,况且因为这个节日而相聚。
    • 节日的氛围增添了友谊的温暖与欢快。
  9. 李生园欲荒,旧竹颇修修。

    • 李生的园子快要荒废了,旧竹子却还长得挺茂盛。
    • 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10. 引客看扫除,随时成献酬。

    • 引客来看他的打扫,随时都可以成酒席的献酬。
    • 友情与款待的相互交流,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11. 崔侯初筵色,已畏空尊愁。

    • 崔侯的初宴上,已经害怕那空酒杯带来的愁苦。
    • 对于生活的忧虑与不安,表现了人们内心的苦涩。
  12. 未知天下士,至性有此不。

    • 不知道如今世上的士人,是否都有这样的真情。
    • 对世情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13. 草牙既青出,蜂声亦暖游。

    • 草芽已经青出,蜜蜂的声音也开始温暖地游动。
    • 自然景象的描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14. 思见农器陈,何当甲兵休。

    • 想着农具何时能够陈列,期待着武器能够休息。
    • 反映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15. 上古葛天民,不贻黄屋忧。

    • 古时的葛天民,不曾给黄屋带来忧愁。
    • 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对当下社会的忧虑。
  16. 至今阮籍等,熟醉为身谋。

    • 直到今天阮籍等人,醉酒只为谋一身的安逸。
    • 对于士人生活的无奈与困境的反思。
  17. 威凤高其翔,长鲸吞九洲。

    • 威凤高飞,长鲸吞噬九州。
    • 通过意象展现宏大的自然与社会变化。
  18. 地轴为之翻,百川皆乱流。

    • 地轴因此而翻动,百川也都随之奔流。
    • 描述了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
  19. 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

    • 当我想高歌一曲,泪水恐怕无法收住。
    • 内心的情感波动,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20. 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

    • 浊酒其中有妙理,或许能安慰我这浮沉的心。
    • 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寻找内心的慰藉。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春天的温暖与社会动荡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草芽、蜜蜂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深度。
  • 排比:整首诗中多次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杜甫对自由、友谊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艰难的社会环境中,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性的关注,表现出其伟大的诗人情怀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朝光:象征新生与希望,预示着美好的开始。
  • 春气:代表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和谐。
  • 旧竹:象征着坚持与不屈的精神。
  • 浊醪:隐喻生活的苦涩与欢愉交织。
  • 草牙: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朝光入瓮牖”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希望
    • C. 疲惫
  2. “杖藜复恣意”中“杖藜”指的是:

    • A. 一种植物
    • B. 拐杖
    • C. 一种乐器
  3. 诗人对于崔戢与李封的感情是:

    • A. 疏远
    • B. 亲密
    • C. 冷漠

答案

  1. B. 希望
  2. B. 拐杖
  3. B. 亲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1.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由和友谊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体现了个体的孤独与对酒的热爱。
  2.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和谐,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更加细腻。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情感深沉。

参考资料

  • 《杜甫全诗注释》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谒金门·闲院宇 宴清都·初春 倦寻芳·香泥垒燕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永明乐 九 迎神 其二 和王中丞闻琴诗 和刘中书绘人琵琶峡望积布矶诗 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鸾霄 光华夺目 包含谰的词语有哪些 朋酒之会 竹的笔顺怎么写?这份竹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折胶堕指 意合情投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辵字旁的字 包含抡的词语有哪些 良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良的汉字大全 甘字旁的字 真珠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