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时间: 2025-05-04 04:14:14

诗句

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

犹忆故山欹警枕,夜来呜咽似流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14:14

和袭美木兰院次韵

作者: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苦吟清漏迢迢极,月过花西尚未眠。
犹忆故山欹警枕,夜来呜咽似流泉。

白话文翻译:

在寂静的夜里,我苦苦吟诵,时间悄然流逝,月亮已经越过了花丛的西边,我却仍然未能入睡。
我依然想起故乡的山,头靠在警醒的枕头上,夜里听到的呜咽声,仿佛是流泉的声音。

注释:

  • 苦吟:苦苦地吟诵,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上的艰辛和执着。
  • 清漏:指时间的流逝,静谧的夜晚中时间的细微流动。
  • 犹忆:仍然怀念,表示思乡之情。
  • 欹警枕:头靠在醒着的枕头上,形象地描绘了难以入眠的状态。
  • 呜咽:形容微弱的哭泣声,表达夜的凄凉和思乡的情感。
  • 流泉:泉水的流动声,象征着自然的美和诗人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故山”常被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在古代诗歌中,山水常常是情感寄托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约708年-约788年)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夜深人静时,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唐代是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诗人都在创作中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幽的夜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以“苦吟”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在夜深时分努力创作的情景,诗人通过“月过花西”将时间推移的细腻感受传达出来,仿佛月光如水,悄然而至。而“尚未眠”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故乡的思念。后两句则通过对故乡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这里的“夜来呜咽似流泉”不仅描绘了夜的静谧和忧伤,也传达出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流泉的意象更增添了诗的灵动之感。整首诗在音韵上和意象上都相得益彰,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情感深刻的体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苦吟清漏迢迢极:在漫长的清夜中,我苦苦吟诵,时间的流逝似乎很遥远。
  2. 月过花西尚未眠:月亮已经越过了花丛的西边,我却仍然未能入睡。
  3. 犹忆故山欹警枕:我仍然怀念故乡的山,头倚在警醒的枕头上。
  4. 夜来呜咽似流泉:夜里听到的呜咽声,像是流泉的声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声音比作流泉,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呜咽”赋予声音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在创作时的孤独和无奈,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 :代表美好的事物,衬托诗人的思绪。
  • 故山:思乡的寄托,象征着温暖的回忆。
  • 流泉:自然的声音,象征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苦吟”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吟诵
    B. 苦苦的吟诵
    C. 悠闲的吟诵

  2. 诗中提到的“犹忆故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城市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3. “夜来呜咽似流泉”中的“呜咽”是什么样的声音? A. 欢快的声音
    B. 微弱的哭泣声
    C. 清脆的鸟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但《和袭美木兰院次韵》更多地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乡,而《登鹳雀楼》则是在壮丽的自然景观中抒发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唐代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查询

岁晚书事十首 其三 水心先生为赵振文作马塍歌次韵 题四贤像 邵康节 又三首 余为建阳令遣小吏王堪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 神君歌十首 船子和尚遗迹在华亭朱泾之间圭上人即其所诛 喜洪君畴除工侍内制 次韵黄户曹问讯二首 岁晚书事十首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宽袍大袖 自私自利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阜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生生不息 隐恶扬美 数米量柴 包含撑的成语 包含亚的词语有哪些 东差西误 逢机遘会 函牛之鼎 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而字旁的字 边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