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49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这条横塘路上,波光凌凌却无法越过。
我只是在这里目送飘去的芳尘。
那锦瑟般的华年,谁能与我共度?
月下的桥,花香的院子,窗前的朱户。
只有春天知道我的心情。
飞云慢慢地飘过蘅皋的黄昏。
彩笔在纸上新写下令人断肠的句子。
如果问起我闲适的情怀有多少,
那就是一川的烟草与满城的风絮。
梅子黄时的细雨,轻轻落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26),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词人,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在政治上曾任职于地方,但因政治环境复杂,他最终选择隐居。贺铸的词作以清新婉约、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贺铸晚年,反映他对人生、爱情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描写的横塘路、月桥花院等景象,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贺铸的《横塘路》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一句“凌波不过横塘路”,设定了一个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场景,尽管水波荡漾,但路却无法逾越,这既是对爱情的无奈之感,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
接下来的“目送芳尘去”,更是将此种感情深化,芳尘的消逝象征着青春的流逝和美好的无常。接下来的“锦瑟华年谁与度”,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惆怅,似乎在问:在这美丽而短暂的岁月里,究竟有谁能与我分享这份快乐与哀愁呢?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典雅的场景,然而在这美好的背景下,却又显得格外孤寂。“只有春知处”,春天似乎是唯一能够理解他心情的存在,这种人和自然的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加明显。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细腻,飞云的缓慢行驶,彩笔的新题,都是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若问闲情都几许”,正是对闲适时光的思考,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则描绘出一种朦胧的美感,象征着生活中那些无法抓住的瞬间,令人心生惆怅。
最后一句“梅子黄时雨”,将整个诗歌的意境推向高潮,梅子的成熟与细雨的降临,既是自然的景象,也是人生的隐喻,象征着生命的轮回和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贺铸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深情款款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结合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凌波不过横塘路”中的“横塘路”象征什么?
“锦瑟华年谁与度”中“锦瑟”代表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贺铸的《横塘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波动,而贺铸则在自然意象的描绘中融入更多的哲思与感慨。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关于《横塘路/青玉案》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