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8:27
浪淘沙(四之二)
作者: 贺铸 〔宋代〕
一十二都门。梦想能频。无言桃李几经春。
艳粉鲜香开自落,还为何人。白纻别时新。
苒苒征尘。镜中销瘦老于真。
赖有天涯风月在,依旧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繁华的都城中对往昔梦想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即使在这繁华之地,桃李花开几度,最终还是自我凋零,令人叹息。白纻(轻盈的丝绸)在分别时依旧新鲜。岁月如流,旅途中的尘埃渐渐积累,镜中映出的自己却日渐消瘦,显露出岁月的无情。幸好仍有天涯的风月陪伴,依旧让我感到亲近。
诗中提及的“桃李”,不仅是指植物本身,更是对年轻人前途的隐喻,表达了对青春消逝的惋惜。古人常以桃李喻才子佳人,象征美好的期许与希望。诗中“天涯风月”则引申自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暗示即使时光流逝,依然可以在自然中找到慰藉。
《浪淘沙(四之二)》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一开篇,诗人以“十二都门”引入,描绘了繁华的都城,暗示着在热闹的外表下,内心却充满了孤独与惆怅。接着,诗人提到“桃李几经春”,用自然的变化映射人生的无常,虽有花期的美丽,却终究难逃自落的命运。
词中“白纻别时新”一句则透露出告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最后,诗人以“天涯风月”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自然美好事物的依恋,暗示即使身处异地,心灵深处依然能够找到寄托与慰藉。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对人生的深切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例如“桃李几经春”暗指人生的无常,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情感。
“一十二都门”中“都门”指的是:
A. 小村庄
B. 京城或大城市
C. 学校
答案:B
“苒苒征尘”表达了什么?
A. 旅途愉快
B. 时间流逝的感慨
C. 追求梦想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白纻”可以用来象征什么?
A. 军事
B. 温柔与美好
C. 财产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