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范静之迁威州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2 18:30:45

诗句

尔作南迁客,余同北地囚。

酣歌易水动,舞剑白虹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8:30:45

原文展示: 送范静之迁威州五首 其五 徐祯卿 〔明代〕 尔作南迁客,余同北地囚。酣歌易水动,舞剑白虹流。

白话文翻译: 你成了南迁的客人,我则如同北地的囚徒。在易水边畅饮高歌,剑舞如白虹般流动。

注释:

  • 南迁客:指被贬或流放到南方的人。
  • 北地囚:比喻在北方受困或不得志的人。
  • 酣歌:畅饮并高歌。
  • 易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古代常作为离别之地。
  • 白虹流:形容剑舞的气势如白虹般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送别友人范静之迁往威州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范静之因某种原因被迁往威州,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在北地的困顿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南迁客”与“北地囚”的形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以及对自己境遇的无奈。诗中的“酣歌易水动,舞剑白虹流”描绘了离别时的豪迈与悲壮,易水作为离别之地,增添了诗的悲凉氛围。剑舞如白虹流动,既展现了离别时的豪情,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尔作南迁客,余同北地囚”:通过对比,突出了友人与诗人不同的命运,南迁与北地囚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 “酣歌易水动,舞剑白虹流”:运用豪迈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易水与白虹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悲壮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豪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南迁客”与“北地囚”的对比,突出了不同的命运和境遇。
  • 拟人:“酣歌易水动”中的“动”字赋予了易水以生命力,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展现了离别的悲壮与豪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荡与不安。

意象分析:

  • 易水:作为离别之地,增添了诗的悲凉氛围。
  • 白虹:象征剑舞的气势,隐喻诗人内心的激荡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迁客”指的是谁? A. 徐祯卿 B. 范静之 C. 其他人物 答案:B

  2. “酣歌易水动”中的“易水”位于哪个省? A. 河北省 B. 河南省 C. 山东省 答案:A

  3. “舞剑白虹流”中的“白虹”象征什么? A. 剑舞的气势 B. 离别的悲伤 C. 友人的形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 李白《送友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豪迈与不舍。

诗词对比:

  • 徐祯卿《送范静之迁威州五首》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是送别诗,但徐诗更多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而王诗则更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送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徐祯卿的诗作。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微之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题崔常侍济源庄 后宫词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大林寺桃花 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海漫漫-戒求仙也 别李十一后重寄(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夜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斩级 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规的词语有哪些 转湾抹角 蛟龙失水 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暮景 斤字旁的字 三盈三虚 残杯冷炙 山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殒涕 六根清净 二字旁的字 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声响器 政清人和 皿字底的字 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