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4 00:53:50

诗句

锦水由来胜若耶,兰桡三月汎桃花。

巴儿见客能歌舞,蜀女明妆笑浣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53:50

原文展示:

锦水由来胜若耶,兰桡三月汎桃花。巴儿见客能歌舞,蜀女明妆笑浣纱。

白话文翻译:

锦江自古以来就比若耶溪更美,三月里乘着兰舟泛舟观赏桃花。巴地的孩子们见到客人能歌善舞,蜀地的女子妆容明亮,笑着在河边洗纱。

注释:

  • 锦水:指锦江,流经四川成都的一条河流。
  • 若耶:指若耶溪,位于浙江绍兴,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 兰桡:指装饰华丽的船桨,代指华丽的船只。
  • 汎桃花:指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泛舟。
  • 巴儿:指巴地的孩子,巴地即今四川一带。
  • 蜀女:指蜀地的女子,蜀地即今四川一带。
  • 明妆:指妆容明亮、精致。
  • 浣纱:洗纱,古代女子常在河边洗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明代文学家、诗人,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为送别友人顾马湖孔昭而作的四首诗之一。诗中描绘了锦江春景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锦江春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三月桃花盛开时的泛舟景象,展现了巴地儿童的歌舞和蜀地女子的明艳妆容,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地方风情画。诗中“锦水由来胜若耶”一句,既表达了对锦江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后两句通过对当地儿童和女子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地域特色和人情味,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水由来胜若耶”:锦江自古以来就比若耶溪更美,这里用若耶溪作为对比,强调锦江的美景。
  • “兰桡三月汎桃花”:三月里乘着装饰华丽的船只泛舟观赏桃花,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泛舟的乐趣。
  • “巴儿见客能歌舞”:巴地的孩子们见到客人能歌善舞,展现了当地儿童的热情和才艺。
  • “蜀女明妆笑浣纱”:蜀地的女子妆容明亮,笑着在河边洗纱,描绘了当地女子的美丽和勤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锦水由来胜若耶”一句,将锦江与若耶溪进行对比,突出锦江的美景。
  • 拟人:“蜀女明妆笑浣纱”中的“笑”字赋予了蜀女以人的情感,使描写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锦江春景和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态的热爱和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水:象征着美丽和富饶。
  • 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 巴儿:象征着热情和才艺。
  • 蜀女:象征着美丽和勤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锦水”是指哪条河流? A. 锦江 B. 若耶溪 C. 长江 D. 黄河
  2. “兰桡三月汎桃花”中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装饰华丽的船桨 B. 桃花 C. 三月 D. 泛舟
  3. 诗中提到的“巴儿”和“蜀女”分别指什么地方的人? A. 巴地和蜀地 B. 巴地和江南 C. 江南和蜀地 D. 江南和巴地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国家的忧虑。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送顾马湖孔昭四首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徐诗更多展现了地方风情和人情味,而杜诗则融入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祯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太庾黎丞 其一 小英石峰 春日 丙戌年新春偶成 快阁书呈吴宰 庐陵试院次陈明叔韵 次黄干梅关韵 其二 次黄干梅关韵 其一 再游梅关书呈黄干 挽陈太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多嘴多舌 生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聒耳 昼宵 非字旁的字 脆生 重戍 彐字旁的字 逼人太甚 请将不如激将 包含多的词语有哪些 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镜里观花 各尽其责 农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