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5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54:22
《尧歌》
作者: 孟郊
尔室何不安,尔孝无与齐。
一言应对姑,一度为出妻。
往辙才晚钟,还辙及晨鸡。
往还迹徒新,很戾竟独迷。
娥女无礼数,污家如粪泥。
父母吞声哭,禽鸟亦为啼。
如何天与恶,不得和鸣栖。
山色挽心肝,将归尽日看。
村肩篮舆子,野坐白发官。
莺弄方短短,花明碎攒攒。
琉璃堆可掬,琴瑟饶多欢。
翠韵仙窈窕,岚漪出无端。
养馆洞庭秋,响答虚吹弹。
你家为何不能安宁,你的孝心何以不能与之相称?
一言应对婆婆,一次成为出嫁的妻子。
曾经的足迹才刚刚听到晚钟,
又一趟回去正值晨鸡叫。
往来之间的痕迹只是新鲜,
却在其中迷失了方向。
女子没有礼数,污秽家门如同粪土。
父母忍耐着心中的悲伤,连鸟儿也为此悲鸣。
难道上天给予恶劣的境遇,不让人和鸣栖息?
山色牵动着我的心肝,想归去尽情欣赏日落。
村头挑担的青年,野外坐着的白发老人。
黄莺轻声玩耍,花儿明亮而零散。
琉璃的景致可供把玩,琴瑟声中满是欢乐。
翠绿的韵味如仙女般窈窕,轻波荡漾出无尽的情思。
秋天的洞庭湖,回响着虚无的吹弹声。
孟郊,字东野,号孟山,唐代诗人,生于684年,卒于740年。他以其清新独特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而闻名。孟郊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思考,特别是在描写家庭、亲情方面,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尧歌》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家庭伦理观念受到挑战的背景下,孟郊通过对家庭的描绘,表露出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与反思。诗中的悲伤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庭与个人责任的深刻理解。
《尧歌》以其深刻的家庭伦理观和对人情的细腻描写而著称。诗的开头即以疑问句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家庭安宁的渴望与无奈。接着,通过描绘往返的足迹和晨钟晚鸡的意象,展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尤其是“娥女无礼数,污家如粪泥”一句,深刻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和谐,指责了缺乏礼数的行为对家庭的破坏。
诗中对父母悲伤的描绘,既有对传统孝道的反思,也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从家庭的角度展示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折射出深层的社会问题。最后的自然意象,如“山色挽心肝”和“翠韵仙窈窕”,则为全诗增添了一丝宁静的美感,形成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整首诗围绕家庭、孝道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表达了对家庭和谐的向往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诗人传达出孤独与期望交织的复杂情感,反映出对人性与伦理的深刻思考。
《尧歌》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娥女”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