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京山行》

时间: 2025-07-12 04:37:26

诗句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37:26

京山行

作者: 孟郊 〔唐代〕

原文展示: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白话文翻译:

一群苍蝇围着病马,马流血了却无法行走。
后面的路上夜色渐浓,前面的山上传来虎的吼声。
此时游子的心情,就像那飘动的旌旗,在狂风中摇曳。

注释:

  • 众虻:许多苍蝇,形容病马周围的环境极其惨淡。
  • 病马:受伤或生病的马,象征着游子遭遇的困境。
  • 流血:马流血的痛苦,暗示游子的艰难处境。
  • 夜色:夜幕降临,增加了旅途中的恐惧感。
  • 虎声:虎的叫声,象征着潜在的威胁和危险。
  • 游子心:游子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孤独和无助。
  • 百尺风中旌:比喻风中摇摆的旗帜,象征内心的动荡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君房,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感悟,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京山行》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孟郊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常出游,诗中表现了他在旅途中遭遇的艰险与孤独,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苦恼和不安。

诗歌鉴赏:

《京山行》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表达了游子在艰难旅途中面临的困境与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众虻聚病马”,通过苍蝇围绕病马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悲惨而无助的氛围,暗示着游子所处的艰难境地。接着“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夜色的降临和虎声的传来,不仅增加了旅途的恐惧感,更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和无助。在这样的境遇中,游子的心情如同“百尺风中旌”,在风中摇曳不定,显示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动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助,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众虻聚病马:描绘了病马的痛苦和环境的恶劣,暗示游子遭遇的困境。
  2. 流血不得行:强调病马的无助,象征游子在旅途中的无奈。
  3. 后路起夜色:夜色的降临增加了旅途的恐惧感,显示了时间的紧迫。
  4. 前山闻虎声:虎声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增加了诗中的紧张气氛。
  5.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游子的心情像风中摇曳的旌旗,表达了内心的动荡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游子的心情比作风中旌旗,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流血不得行”使病马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反映出对人生苦难的感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众虻:象征着困扰与痛苦。
  • 病马:代表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苦难。
  • 夜色:象征着不安与恐惧。
  • 虎声:象征潜在的威胁与危险。
  • :象征游子的内心波动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京山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众虻聚病马”描写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旅途的危险
    C. 病痛的无助
    D. 自由的快乐

  3. “前山闻虎声”中的“虎声”象征着: A. 安全
    B. 威胁
    C. 友谊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京山行》都表现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感伤,但《登高》更为直白地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京山行》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传达了个人的无助与痛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丰县南台包敏道赵伯成同游 访陈复斋寺丞于私第 长汀寄李使君 读改元诏口号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感寓四首 次韵郡粹王子文小园咏春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 黎明府见示令叔显谟开国墓志求诗为赋三首 其三 侄孙昺以东野农歌一编来细读足以起予七言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咬牙切齿 断开头的成语 贻垂 金魁星 骨炭 两头担心 八面见光 圣质 包含阖的词语有哪些 尺籍伍符 支字旁的字 爵结尾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穷思竭想 金字旁的字 欺天诳地 包含非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