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1:0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1:06:54
九日江亭上,谁怜老孟嘉。
要人看白发,不用整乌纱。
寄兴题桐叶,长歌醉菊花。
归心徒自苦,犹在楚天涯。
在九月九日的江边亭子上,谁会怜惜老年的孟嘉呢?
想要让人关注我的白发,却不必再打扮那顶乌纱帽。
借着兴致在桐树叶上题字,放声高歌沉醉于菊花的美丽。
归家的心情徒然苦涩,仍在遥远的楚地天涯。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重阳节,诗人身处江亭,思念故乡,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老年和归乡的复杂情感。重阳节时节,适合饮酒赏菊,寄托对生命的感悟。
《渝江绿阴亭九日燕集》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故乡思念的作品。开篇即以“九日江亭上”引入,展示了重阳节的氛围,诗人身处江边,仿佛在享受这节日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谁怜老孟嘉”则透露出一丝苍凉,表达了对自身老去的无奈与孤独。接下来的“要人看白发,不用整乌纱”更是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世俗权位的无所谓,显示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态度。
“寄兴题桐叶,长歌醉菊花”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借助桐叶和菊花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此,他似乎找到了某种解脱与快乐,然而最后一句“归心徒自苦,犹在楚天涯”又将情绪拉回到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中,展现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波动,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的复杂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的热爱,还有对故乡的思念,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集中在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老年的孤独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诗人提到的“老孟嘉”指的是哪位诗人?
诗中提到的“乌纱”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