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28
作者: 王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汉得孤秦万弊时,
当年丞相要无为。
洛阳年少空流涕,
谁谓书生果有知。
汉朝在孤独的秦朝时期获得了权力,
当年丞相主张不作为。
在洛阳,年轻时常常因此流泪,
谁说书生就一定没有见识呢?
王令,字季友,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名远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对社会时事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写于王令对西汉早期的历史反思。他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与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读西汉》是一首通过历史反思现实的诗作。诗中提到的“孤秦”与“无为”的丞相,象征着当时政治的无奈与混乱。王令通过回忆洛阳时期的年轻岁月,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空流涕”的情感,体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同时也反映了书生对社会的敏感和思考。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王令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政治风云中的困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丞相”是哪个朝代的高官?
诗人对“书生”的态度是:
“洛阳年少空流涕”表达了什么情感?
王令的《读西汉》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王令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的视角进行反思,而杜甫则是以自身经历和感受直接抒发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