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西汉》

时间: 2025-04-27 02:09:28

诗句

汉得孤秦万弊时,当年丞相要无为。

洛阳年少空流涕,谁谓书生果有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9:28

读西汉

作者: 王令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汉得孤秦万弊时,
当年丞相要无为。
洛阳年少空流涕,
谁谓书生果有知。

白话文翻译

汉朝在孤独的秦朝时期获得了权力,
当年丞相主张不作为。
在洛阳,年轻时常常因此流泪,
谁说书生就一定没有见识呢?

注释

  • : 指汉朝,历史上继承了秦朝的政权。
  • 孤秦: 孤独的秦朝,指秦朝末期的衰落。
  • 丞相: 古代最高的官员,此处指汉初的丞相。
  • 无为: 指不干预、不作为的态度。
  • 洛阳: 古都,表示诗人对往事的感怀。
  • 书生: 指读书人,通常指有学问但缺乏实践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季友,号景山,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诗名远扬。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反映对社会时事的思考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令对西汉早期的历史反思。他通过历史人物的行为,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失望与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读西汉》是一首通过历史反思现实的诗作。诗中提到的“孤秦”与“无为”的丞相,象征着当时政治的无奈与混乱。王令通过回忆洛阳时期的年轻岁月,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空流涕”的情感,体现了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同时也反映了书生对社会的敏感和思考。整首诗意蕴深厚,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展现了王令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得孤秦万弊时:这里提到汉朝在秦朝衰落后获得了政权,暗示社会动荡与混乱。
  2. 当年丞相要无为:回忆汉初的丞相采取不干预的态度,反映出对国家治理的不满。
  3. 洛阳年少空流涕:表达了年轻时的失落与惆怅,流泪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未能实现。
  4. 谁谓书生果有知:反问世人对书生的偏见,强调知识分子同样有见识与情感。

修辞手法

  • 对偶: 诗句运用对偶的方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得孤秦”和“丞相要”。
  • 反问: 通过反问强调书生的智慧与情感深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揭示了知识分子在政治风云中的困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秦: 象征历史的孤独与衰败。
  • 丞相: 代表统治者的决策与态度。
  • 洛阳: 代表个人的青春与理想。
  • 书生: 象征知识与理想的追求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丞相”是哪个朝代的高官?

    • A. 唐朝
    • B. 汉朝
    • C. 宋朝
    • D. 明朝
      答案: B
  2. 诗人对“书生”的态度是:

    • A. 认为他们没有见识
    • B. 认为他们有智慧
    • C. 认为他们无用
    • D. 认为他们只能学习
      答案: B
  3. “洛阳年少空流涕”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政治的愤怒
    • C. 对国家的赞美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李白《将进酒》:对豪情壮志与现实的反思。

诗词对比

王令的《读西汉》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王令更多的是通过历史的视角进行反思,而杜甫则是以自身经历和感受直接抒发情感。两者都展现了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但表达方式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3. 《王令诗文集》

相关查询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和友人陈傅道师仲司录遣兴之作 和虞长洲游虎丘 夜半闻横管 豁然阁 越吟 购得杨升庵先生雪韵楼画像敬赋此诗 文姬归汉图 其二 文姬归汉图 其一 四皓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貛郎 胸无大志 爪字旁的字 参伍错纵 包含涂的成语 言方行圆 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跳到黄河洗不清 卓然不群 施巧 足字旁的字 钟彝 一雷二闪 祖习 秃宝盖的字 齿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包含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