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9:1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9:10:28
久客颇自厌,长歌胡不归。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
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
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
我在外漂泊已久,心中颇感厌倦,
长叹歌唱,何时才能归来?
刚写好的信件,才有一点寄托,
捧着公文,心里却不知道依靠谁。
尘世间的音容已然改变,
山中却是音信稀少。
十年来我在漫长的漂泊中,
深深感到这身心重负如衣。
作者介绍:程俱,字子仪,号澹庵,宋代诗人,生于江西,后居于扬州。他的诗歌风格多为清新流畅,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程俱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程俱在高邮旅泊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漂泊生活的无奈。诗中流露出对亲人的牵挂以及对久居异乡的厌倦,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离乡背井的孤独与苦闷。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久客颇自厌”引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之情。长歌之声似乎在诉说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体现了在外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束书方有适,捧檄定焉依”,在此,诗人寄情于书信与公文之中,体现了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亲友的依赖。随后的“尘里音容改,山中信息稀”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距离带来的变化,音容俱改,使得思念愈发沉重。
结尾的“十年长漫浪,深觉负荷衣”则更是将内心的沉重感推向高潮,漫长的漂泊让他体会到生活的负担,身心俱疲。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地描绘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对漂泊生活的厌倦与无奈,彰显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深沉情感。
诗词测试:
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悦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兴奋
“十年长漫浪”中的“漫浪”指的是:
A. 海浪
B. 漂泊生活
C. 旅途的艰辛
D. 时间的流逝
诗中提到的“尘里音容改”主要表达了:
A. 时间的流逝
B. 亲人的变化
C. 自己的变化
D. 归乡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较,程俱的《高邮旅泊书怀》更加强调漂泊生活的无奈,而《静夜思》则多了一份对故乡的温暖回忆。两者皆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情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