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9:06
台城路
作者: 吴藻
绿阴浓到山深处,
溪流半湾如泻。
步屧邀凉,
移蓬碍翠,
青子垂垂高下。
芳期过也,
只桃叶桃根,
万枝齐亚。
曲港桥头,
断无人看楝花谢。
桑梯似闻笑语,
正柔条碎剪,
蚕事将罢。
碧椀初县,
金盘未荐,
四月村居难画。
清游俊雅,
算相约重来,
定须槐夏。
煮酒弦诗,
玉纤梅豆把。
绿树阴影浓密,延伸至山的深处,
小溪流淌,湾曲宛如倾泻而下。
我穿着凉鞋漫步,享受着凉爽,
移开蓬草,遮挡了翠绿的草地,
青色的果实慢慢地低垂。
芳香的约会已经过去,
只剩下桃树的叶子和根,
万枝桃花齐齐凋谢。
曲折的小港边,
没有人再看那楝花的谢落。
桑树的梯子似乎能听到笑语,
正当柔条轻轻剪断,
蚕事也将结束。
碧色的碗初上,
金色的盘子尚未端上,
四月的乡村生活难以描绘。
清雅的游玩,
算是约定重来,
一定要在槐树的夏天。
煮酒吟诗,
用玉纤维编的梅豆把。
作者介绍
吴藻,清代诗人,字子良,号鸣凤,曾任职于地方官吏,诗词以清丽见长,常描绘自然风景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台城路》创作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流露出对友人重聚的期待。
《台城路》是一首描绘春日乡村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乡村的宁静。开头部分以“绿阴浓到山深处”引入,描绘出浓密的树影和蜿蜒的小溪,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步屧邀凉”表现出悠闲自得的心情,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环境中的恬静。
随着诗的展开,诗人提到“芳期过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和易逝,桃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令人感到惋惜。同时,诗中描绘的“曲港桥头,断无人看楝花谢”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意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疏离。
然而,诗的最后部分又充满了温暖的期待,诗人希望能在槐树盛夏时再聚,享受“煮酒弦诗”的雅趣,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温暖的情感,吴藻的《台城路》不仅仅是一幅自然风景画,更是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际情感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绿阴浓到山深处”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芳期过也”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希望在什么季节重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