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1
江山残霸登临后,霜红暗催秋换。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凄咽秦淮波软。
繁华梦短。正金谷无人,夜鹃空怨。
暂旅心情,怕沾馀醉负双眼。
南朝清韵易了,鼓鼙声断续,频和箫管。
暮苑迷莺,崇台见鹿,千古新陈一叹。
斜阳又晚。照词客哀时,浩歌休倦。
记否东篱,故园花事懒。
这首诗意在表达一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的江山已不复昔日的霸气,秋霜悄然来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夜晚,月光笼罩着沙滩,烟雾弥漫于城郭之间,秦淮河水轻柔而又哀怨,似乎在诉说着繁华的梦短暂而易逝。金谷园中无人吟唱,夜晚的杜鹃鸟声中充满了孤寂与怨恨。诗人旅途中的心情萦绕不去,生怕再沾染醉意而辜负了美好的双眼。南朝的清雅韵味已经消逝,鼓声和笛声交错,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黄昏时分,花园中的黄莺迷失了方向,崇台之上还能见到鹿群徘徊,历史的变迁令人感慨不已。夕阳已晚,照耀着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歌声渐渐停息。是否还记得东篱下的那片花海?故乡的花事已然懒散。
王易,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婉约而富有哲理。王易生活在社会动荡与变迁的时代,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台城路 忏庵寄示秦淮闻歌词赋此报之》作于清代,正值历史变迁与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秦淮河为背景,抒发对繁华已逝的感慨,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孤独。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失落的感慨。在开头,诗人以“江山残霸”引入,立即设定了一个悲凉的基调,表达了对昔日盛世的怀念。随着“霜红暗催秋换”的描写,诗人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月光与烟雾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惆怅的氛围。诗中提到的“秦淮波软”,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隐喻,暗示着这些美好都已成为追忆。
而“繁华梦短”则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接着“正金谷无人,夜鹃空怨”更是渲染了孤独与失落。诗人在旅途中,面对过去的辉煌与现状的落寞,心情沉重,生怕醉酒后会让双眼失去对美的感知。
随着诗歌的推进,南朝的古韵逐渐淡去,鼓声与箫声时断时续,像是在诉说着历史的变迁,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最后,诗人在黄昏时分停下脚步,回忆故乡的花事,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感伤中透着深深的哲思。
江山残霸登临后
诗人登高望远,感叹国家的盛衰已不复存在。
霜红暗催秋换
秋天悄然到来,霜降的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静月笼沙,平烟浸郭
描绘了宁静的月光与薄雾笼罩的城郭,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凄凉的气氛。
凄咽秦淮波软
秦淮河水温柔而哀怨,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
繁华梦短
对往昔繁华的感慨,表明时间短暂,梦境易逝。
正金谷无人,夜鹃空怨
金谷园中无人吟唱,夜晚的杜鹃鸟声中充满了孤寂与怨恨。
暂旅心情,怕沾馀醉负双眼
旅途中的心情难以释怀,怕醉酒后失去对美的感知。
南朝清韵易了
南朝时期的清雅韵味渐渐消逝。
鼓鼙声断续,频和箫管
鼓声与笛声时断时续,诉说着往日的辉煌。
暮苑迷莺,崇台见鹿
黄昏时分,花园中的黄莺迷失了方向,崇台之上见到鹿群。
千古新陈一叹
历史的变迁令人感叹不已。
斜阳又晚
夕阳已晚,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照词客哀时,浩歌休倦
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歌声渐渐停息。
记否东篱,故园花事懒
诗人回忆故乡的花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落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思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基调既有感伤也有哲理的深邃。
诗人通过哪条河表达对往昔的追忆?
A. 长江
B. 秦淮河
C. 黄河
诗中提到的“霜红”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繁华梦短”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A. 对友情的怀念
B. 对时间的无情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