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6:36
铜壶莲漏声频滴,蓉枕夜凉初倦。
酒力才消,愁肠暂解,梦到何方庭院。
花如人面。看曲曲银屏,碧天云汉。
玉宇琼宫,神仙莫是旧时眷。
低徊者般依恋。奈怯怯柔魂,晓风吹转。
翠幕灯昏,鸭炉香淡,零落钿蝉金燕。
琉璃匣畔。怕弹指华年,等闲偷换。
闷压鸳衾,袖罗松宝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铜壶滴水声频繁,床上的莲花枕头在夜色中显得凉爽而令人倦怠。酒意刚刚消退,愁绪暂时得以舒解,梦境中我又回到了何处的庭院?花儿宛若人面,细看那曲折的银屏,碧空如洗,云汉悠远。那玉宇琼宫,神仙似乎不再是我昔日的眷恋。徘徊者如同对往事的依恋,奈何柔魂怯怯,晨风轻轻吹拂。窗帘昏暗,鸭炉的香气淡淡,蝉声和金燕的身影渐行渐远。在琉璃匣旁,我害怕光阴如指间沙般匆匆流逝,轻易地被偷换。心中郁闷压抑,躺在鸳鸯被下,手腕上的松宝钏显得格外沉重。
郑兰孙(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诗风细腻、清新,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诗作于壬子年七月,正值夏季,诗人借夜晚的凉爽描绘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反映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
《台城路 壬子七月二十夜纪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夜晚情景的细致描写,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开头的“铜壶莲漏声频滴”便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滴答声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光不会停留。在这趟时光的旅程中,诗人面临着酒意消散后的清醒,愁肠暂解的瞬间,仿佛也在思索着人生的意义。
诗中“花如人面”的意象,充满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这种将花与人相提并论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引发人们对美的共鸣。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将“玉宇琼宫”与“神仙”的意象结合,暗示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与现实的淡薄相对立,形成强烈的对比。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依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怕弹指华年,等闲偷换”一句,直抵人心,传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表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铜壶莲漏声频滴”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宇琼宫”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花如人面”是指花的美丽与人的容貌相似。 (对/错)
郑兰孙《台城路》 vs. 李白《月下独酌》
两首诗均通过夜晚的景象表现内心情感。郑兰孙的诗更为细腻,描绘了对往事的依恋与对未来的迷茫,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向往。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