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7: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09:13
伤歌行四首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诸妹欲归囊褚单,
值我薄宦多艰难。
为吏受赇恐得罪,
啜菽饮水终无懽。
永怀遂休一夜梦,
谁与少缓百忧端。
古人择婿求过寡,
取妇岂为谋饥寒。
我的姐妹们想要归家,身上带着简单的行囊,
正值我身为小官员,生活困苦艰难。
为官受贿恐怕得罪人,
喝些豆汤、饮水,终究没有快乐。
我永怀愁苦,终于在一夜梦中休息,
谁来稍微减轻我心中的百般忧虑?
古人选择女婿是为了少一些过失,
娶妻岂是为了谋求温饱?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古人择婿求过寡”,反映了古代婚姻观念,即选择伴侣时关注的是人品与德行,而非物质条件。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以笔力遒劲、情感细腻著称。黄庭坚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遭遇及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黄庭坚身为小官时,反映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眷恋和对官场腐败的不满。
《伤歌行四首》通过对个人困境的深刻描绘,展现了黄庭坚身为小官的无奈与苦楚。开篇提到“诸妹欲归”,表现出对亲情的思念,姐妹们的归家之路让他感到生活的孤独与无助。紧接着“薄宦多艰难”,则将个人的困苦具体化,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艰难生存的现实。
诗中“为吏受赇恐得罪”一句,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贪腐现象,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后面“啜菽饮水终无懽”更是道出即便生活再苦,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安慰。梦境中的愁苦则进一步显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两句“古人择婿求过寡,取妇岂为谋饥寒”,则表现出对古代婚姻观的反思,强调了在当今社会中,物质与情感的关系,让人思考婚姻的真正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个人的苦闷,也有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啜菽饮水”与“终无懽”的对比,突显生活的苦闷与对快乐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活的艰辛、官场的腐败及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宦”是指什么?
A. 官职微薄
B. 财富丰富
C. 生活安逸
D. 学识渊博
“啜菽饮水终无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苦涩
D. 满足
诗中提到的“古人择婿求过寡”强调了什么?
A. 婚姻应以金钱为主
B. 婚姻应注重德行
C. 婚姻应以感情为主
D. 婚姻应以名声为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伤歌行四首》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然而,陶渊明更倾向于隐逸田园生活的宁静,而黄庭坚则更多反映了官场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内心的挣扎。